談董氏奇穴穴位作用之發揮 --定位、定性、定病、定量之應用

善用針者僅用一二穴即能治療許多疾病,而療效顯著。不會用針者往往全身多針卻效果不顯。其間的差別除了對疾病的診斷與認識外,對於穴道的療解與發揮才是最重要的關鍵。即以董氏期穴為例,有些穴位在董師原書中只記敘了一二個主治,但如能加以發揮善於應用,卻又能治療十幾二十種病,不止奇穴可如此,十四經穴亦可如此。總括來說,就是從穴位的穴位所在、穴性屬性、穴位主治、手法輕重、針刺深淺等幾方面著手思辨而發展的。也就是穴道的定位、定性、定病、定量決定的。

一、定位:

即董氏奇穴中的某穴与某特定解剖部位包括經絡、臟腑、五體所在、節段所在等相对应,取用该穴,对治疗相应經絡、臟腑、五體所在、節段所在的疾病或对缓解该部位的不适症状有明显作用。五輸所在亦因五輸穴分布自井穴至合穴的階段不同,而有不同的對應治療,包括了空間及時間。總之,穴位之所在即決定了其對於某一部位的治療作用。此乃研究穴位作用首要掌握之處。

應用定位要從幾點著手:

1、經絡臟腑:所謂『不知臟腑經絡,開口動手變錯』。經絡、臟腑是治病用穴首先要考慮的,在針灸治療中經絡尤重於臟腑,由於經絡與臟腑相連,因此常一起並提。這方面首先考慮某穴位在某一經絡,它即能治療該經及所屬該臟腑之病變。其次考慮與該經相表裡之經絡,再其次考慮與其手足同名相通知經絡,然後再看與那一經別通,例如穴為屬大腸經,當然能治療大腸經及大腸腑之病變;大腸與肺表裡當然能治療肺經的病變,例如木穴治療手皮肤皲裂便是透過表理經脈關係發揮的;大腸手陽明經與足陽明胃經同名經相通,也能治療胃經病;大腸經透過與肝經通,也能治療肝經病。董氏奇穴特殊之處是運用臟腑別通理論特多,效果既奇又高。例如在背部三金治療膝痛其實就是透過臟腑別通包絡與胃通而發揮作用的。

2、五體所在:穴道的部位所在位於何處?在筋骨肉脈之旁邊或其上下,即決定了該一穴位能治療皮脈肉筋骨的何種病變,並進而能治療與其相應的肺心脾肝腎的有關疾病。如在筋旁之尺澤:在筋上之正筋皆能治療筋病,並能治療某些抽筋之肝風病。在脈上之火硬火主及脈旁之人中皆能治療脈病及心臟病;在骨旁之靈骨及腕順一二皆能治療骨病常用於腰椎頸椎病,並能補腎治療某些腎虧病。

3、節段所在: 穴位在手、肘、臂、腿、足、腳的那一區段,決定治療身體上中下不同區段的疾病。手肘臂腿足腳皆能分為上中下三部,上部治療上焦病;中部治療中焦病,下部治療下焦病。也可按現代全息律所分十一部分,則對應分得更細,治療也更細分而精確。此外穴位在五輸穴的那一節段也與治療疾病的急慢性及部位有關。例如大白在虎口上段,治療以頭面最為常用及有效,靈骨在虎口末端,治療以腿腳最為常用及有效。在如天皇在小腿最上段,相當相對於頭目,治療頭目病甚效,腎關在其下一寸半,相當相對於肩頸治療肩頸病甚效。

4、五輸所在:五輸穴分布有其空間性及時間性,井穴對應於一、頭頂。二、陰竅。三、心下。也就能治療這些部位的病變,因而善治神志病、陰竅病、心下滿。滎穴對應於一、五官面目鼻喉(詳見余之著作《董氏奇穴講座治療學》談太極全息與對應一章,以下皆同)。二、外經。也就能治療這些部位的病變,而善治外感病、五官病。俞穴對應於一、五官。二、身體關節。三、半表半裡(少陽陽明合病或兼病),也就是說能治療這些部位的病變,董氏奇穴之大白治頭痛面痛肩痛坐骨神經痛;中白治偏頭痛肩痛腰痛;火主治鼻病喉痛膝痛;門金治頭痛鼻塞等,都與此有關。其他經穴能治療發音有關之器官及部位,主要是肺及喉舌口齒。也就能治療這些部位的病變。合穴對應於臟腑。也就是說能治療臟腑的病變;除此之外善治腸胃有關消化之病;淤血之病。

二、定性:

一則係指董氏奇穴中的某穴之五行屬性對應病症之屬性,一則係指穴位针对疾病的病機证型起治疗作用,即凡属此证型病機,无论何种疾病皆可取用该穴。

應用定位要從以下兩點著手:

1、識五行:這要從兩點來看。

(1)知穴名五行:有些穴位之命名與五行有關,該穴即能治療與穴名相關之五行臟腑疾病。例如木穴名之為木,與風相應能治風,本穴對外感風邪所致之感冒及皮膚騷癢亦有著效;治感冒流涕可止於頃刻 ,亦係因「木」主風之故。木火穴能治肝風上亢及心包痰火上擾之證,故能治療中風後遺之證。

(2)辨穴性五行:此外也要注意穴位所在與附近十四經穴位之五行關係。例如木火穴在木穴與火穴之間故稱木火。靈骨在合谷(屬木)與陽溪(屬火)穴之間,即在木火穴之間,有木火之性,因此也能治療中風後遺之證,為治療半身不隨之要穴。又如腎關治療多尿即是透過五行關係,穴近陰陵泉屬土水,善治土水兩虛之病,能補土制水,且土主收澀(脾也主閉藏),腎亦主閉藏而發揮作用的。

2、抓病機

根據病機擴大方劑之運用,在中醫臨床為最平常最基本之功夫,例如真武湯之病機為陽虛水泛,抓住此一病機,真武湯便可推演治療許多因陽虛水泛引起之疾病,包括心腎多種疾病。小青龍湯之病機為心下停飲,根據此一病機便能治療許多因此引起之病變,如喘咳等。針灸取穴亦如此,例如董氏奇穴之木穴主治肝火旺脾氣燥,此說實係病機,便可根據此一病機擴展其應用,清火除燥治療如課本所述之病變。又如靈骨穴主治『肺機能不足之----』多種病變,重點即是抓住肺氣虛這一點來發揮的。

三、定病:

即指董氏奇穴中的某穴针对某一特定的、具体的疾病有特殊疗效,或可谓之专病专穴。這也可以從兩點來看。

1、辨主證:穴位针对特定病证及具体病证起治疗作用。董氏奇穴書中主治項下所列的皆可說是主證,例如起手第一穴大間穴,主治項下列有:心臟病、膝蓋痛、小腸氣、疝氣(尤具特效)、眼角痛、睪丸墜痛。這些都可說是主證,奇中之疝氣候加註尤具特效,這可說是特定病证。基本上每一穴位對於主治所列之病證皆有治療效果,應該作最低掌握。

2、推作用:此部分原係董師之解剖,實係作用所在,主要是指穴位作用所及之臟腑及經絡。董氏奇穴明確標出作用所在者,便能治療該臟腑或經絡病,又可從此聯想推演擴大其功能作用及治療範圍,例如董氏奇穴之脾腫穴作用為脾神經,因而主治脾腫大、脾炎、脾硬化。可從此聯想其還能治消化不良、腹脹等脾虛之病。還巢穴之作用為肝神經腎神經,因而其主治所列之婦科疾病接與肝腎虧虛有關。董師穴位中裂有作用於心者大多接能治療膝痛為一大特色。

但也要有所鑑別,很多穴位的作用與穴位的主治無關或與主治差異很大,例如制污穴之作用應與肺相關,但寫的卻是;橈神經淺枝,並無肺字。又如止涎穴主治小孩流口水,應與肺或脾有關,明寫的作用卻是橈神經、指掌側固有神經。如果要從這樣的作用推想其擴大作用,必然差異極大,這是在推作用時一定要明鑑的。
 

四、定量:

掌握穴位針刺的深淺,治療範圍可近可遠,對於穴位的作用可以發揮更多,這個在我的幾本有關董氏奇穴作中已經說得很詳細了,這裡就不在多談。

掌握上述方法與原理就能把穴道的應用發揮得很好,主治更多而且效果亦好。即以木穴及心門而言,木穴原主治只有肝火旺脾氣躁,在我的書中卻增加了八項,變成十項。心門穴主治原只有心臟病及乾霍亂,在我的書中則增加了最常用而特效的膝痛及尾椎痛。這是怎樣發揮發展的呢。

首先要1、尊重原文定病抓主證;2、其次是定病抓病機;3、然後是明經絡:一個穴位所在要從本經所在,表裡經,手足同名經,臟府別通經多方面思考;4、知部位:這個可從體應與對應思考,先看在筋在骨在脈,在筋能治筋,在骨能治骨...;再看在那一節段,在上能治上在下能治下;5、識五行:該穴位之命名與五行之關係,該穴與附近十四經穴位之五行關係。掌握了這些關係,一個穴的應用就可發揮得更大更多。6.深淺定治療遠近,以針向定經絡定深淺。

這個次序應用時也未必要如此死板,可以前後靈活變化,或先訂病位在定病機病證,也可先定病機再定病證。下面就舉幾個穴道為例:

(一)木穴

  1. 定病---辨主證、抓病機:木穴主治肝火旺脾氣躁,也就是肝脾不和,可見本穴有疏肝理脾、清利頭目,開竅疏肝的作用。
  2. 定位:(1)明經絡本穴位在食指,係大腸經穴,與肺經表裏,與胃經手足同名經,與肝經臟腑別通。透過「肝與大腸通」之關係治療多種疾病;其治鼻病甚效,一系經絡作用(大腸經至鼻外竅,肝經上循吭嗓走鼻內竅),一則與疏肝亦有關。其治眼病眼乾眼多淚也與肝經循行有關。通過大腸與肺表裡故治手皮膚病及皮膚騷癢甚效。
  3. 定位:(2)知部位本穴在食指井穴與滎穴之間,下穴與滎穴接近同一水準,試看滎穴多能治哪些病(這個從五輸穴與空間對應來思考),發揮一下。
  4. 定性---識五行:名之為木,與風相應能治風,本穴對外感風邪所致之感冒及皮膚騷癢亦有著效;治感冒流涕可止於頃刻 ,亦係因「木」主風之故。
  5. 定量:針治頭面或風病可針稍淺;針治疝氣可真稍深。

(二)心門穴

應用與發揮,也是從1、辨主證2、抓病機3、識五行4、明經絡5、知部位等幾個方面來入手,就能將心門作最大的發揮。

  1. 定病---辨主證:辨明確的主證:心臟炎、心跳胸悶、嘔吐、肝霍亂。
  2. 定性:董氏奇穴能治心臟者,多能治膝病,本穴接近小腸經之合穴小海,合治腑病,所以治心臟病。
  3. 定位---(1)明經絡:本穴鄰近小腸合穴小海,心與小腸表裡,治心臟病甚效。
  4. 定位---(2)知部位:本穴之對應從節段所在(全息論)來看,在前臂之尾部與臀及尾膂對應,能治大腿內側痛(含腹股溝)、坐骨神經痛(對太陽經走向之坐骨神經痛尤為有效,蓋手太陽通足太陽)。本穴之五體所在(體應)以貼骨進針為主,可以 (1)以骨治骨加上(2)全息對應及(3)手足太陽相通(4)太陽夾督,因此本穴治尾椎痛甚效。又本穴近肘尖與膝對應,故治膝痛甚效(內側膝痛尤效),由於貼骨進針,尤善於治膝部骨刺及退化性關節炎。
  5. 定量---深淺治療之經絡臟腑病位都有所不同,可作更大的發揮。

()腎關穴

  1. 定病---辨主證: 治胃酸過多,倒食症、眼球歪斜、散光、貧血、癲癇病、神經病、眉棱骨痛、鼻骨痛、頭暈。
  2. 定性: 穴近陰陵泉屬土水,善治土水兩虛之病,能補土制水治療多尿,且土主收澀(脾也主閉藏),腎亦主閉藏而發揮作用的。治脾虛及肾虚所引起的各种病症如手麻。
  3. 定位---明經絡、知部位:本穴在脾經能補脾制水,透過脾與小腸通,且部位在小腿上部,約當頸肩處,故能治肩周炎、頸肩痛、肩背痛。此外手麻常與頸肩病有關。透過脾與小腸通,還能治療顴骨週邊的病變如三叉神經痛、面肌震顫等。
  4. 定量---深淺治療之經絡臟腑病位都有所不同,可作更大的發揮,例如直刺及斜刺向膀胱經,主治都有不同,這樣可治的病就有所不同,可作更多的發揮。

 

 

活用易學方法 發揮董氏奇穴及針灸療效

前言:易學原理是解開董氏奇穴設穴的金鑰,從中深入探索可以得知奇穴發現及設穴的由來,進而回溯穴位之應用原理。易理方法也是藉以發揮奇穴應用的媒介,以之作為方法根據,可以使奇穴的應用更靈活更廣闊,四十年來筆者用太極、陰陽、五行、象數、易掛等易學方法(有師兄弟稱此為楊維傑針灸思路),闡釋董氏奇穴,使之容易理解學習及運用。余之相關著作中英韓文等,多次再版,董氏奇穴已成為當前除十四正經外,在世界最為通行的一門針灸之學,這裡擬就我如何運用易學方法發揮董氏奇穴,作一系統歸納(詳細內容分見楊維傑著作及有關之針灸答問),以便更好的繼續帶動發揚董氏奇穴之運用。此中之易學思想及方法,也可以用於十四正經,對整體針灸學術的促進,有相當的啟發作用。

壹、太極

中醫學的整體觀認為人身為一小宇宙,而人體的任一局部又為一小人身,即整體包含局部,而局部亦有整體的信息。

早在《呂氏春秋》中就提及「天地萬物,一人之身也,此之謂大同。」。朱熹更明確提出「物物具一太極」之說。人身整體之太極以肚臍為中心,但從「一物一太極,一處一太極」之全息觀來看,全身又有許多的太極。下面就與各位談談幾種太極與董氏奇穴。

一、大太極

大太極即手足各有一太極,即各以肘膝為太極〈肘為手臂之太極,膝為大小腿之太極〉,對應於人身整體之太極肚臍,因有順對及逆對,又有正象及倒象之分:

其對應方法列表如下則為〈圖一〉

對應部位 胸脘(背) 下腹(腰) 陰部
手軀順對 上臂 下臂
手軀逆對 下臂 上臂
足軀順對 大腿 小腿
足軀逆對 小腿 大腿

例如將上肢自然下垂與軀幹呈順向並列對置〈可稱為手軀順對〉,則有如下對應:即上臂與胸〈或背〉脘,肘與臍〈腰〉,下臂與下腹〈腰骶〉,手與陰部。如腰骶或下腹有病可取下臂穴位治療,陰部病可取手部穴治療〈反之下臂病也可取下腹或腰骶部穴位施治〉。例如以手上大間等五穴治疝氣即與此一原理有關。

將上述對應以圖示如下,則為下圖:

tp1.png

二、中太極

中太極係以腕踝為太極(中心點),上至手指腳趾,下至前臂及小腿中段。其對應見下表:

順對表

對應部位 胸脘 ( 背 ) 下腹 ( 腰 ) 陰部
前臂(前段) 前臂(中段)
小腿(下段) 小腿(中段)

逆對表

對應部位 胸脘(背) 下腹 (腰) 陰部
前臂中段) 前臂(前段)
小腿(中段) 小腿(下段)

 

其應用在古法針灸〈見常用針灸歌訣〉的治療取穴,雖不自覺,但其中甚多與全息相符。例如水相穴相當於腎之部位,因此常用於治腎病,個人常用於治腎絞痛;火串穴及搏球穴皆相應於尾骶,故皆能治便秘及尾骶痛。

三、小太極

又稱局部太極,可以說手臂足腿每個部位都可有一個太極。每一部份能各自治療全身疾病,此一事實充分反映了人身整體相關。

()頭面

這裡來看看頭面部的太極對應,頭部之太極早在《靈樞‧五色》篇即有論述,大體是以鼻准為(太極)中心,主頭面;兩眉中間主肺;稍上主咽;兩目之中主心;鼻柱正中主肝;鼻准〈鼻頭〉主脾;鼻翼主胃;肝之左右主膽;顴骨以下至頰部主大腸〈眼角直下,圖之9處〉,由顴向頰部之處主腎〈同鼻子下緣平行〉。

1.肺 2.心 3.肝 4.脾 5.膀胱、子宮   6.膽 7.胃 8.小腸 9.大腸 10.腎

1.肺 2.心 3.肝 4.脾 5.膀胱、子宮   6.膽 7.胃 8.小腸 9.大腸 10.腎

根據此一太極對應,臨床上常以人中治腰脊痛;以馬金水〈在顴下與腎腰對應〉治腰痛,腎結石;以兌端治泌尿病,以印堂治失眠,鎮定……等。

頭部也有倒象,例如承漿之下應喉部;口應心臟;人中應食道,鼻應胃;眼周應腎;額部應腸;額頂應膀胱、子宮。臨床可以從此觀察疾病及施針治療,如口角反應支氣管,腮幫反應左右肺,刺水金、水通向兩顴皮下斜刺,即係從支氣管刺到肺,因此治咳喘甚效。眼眉反應橫結腸及腰部,針刺睛明及攢竹能治腰痛。

()四肢(手臂足腿)

手臂足腿每個局部都可分為上、中、下三部分,例如手臂之前部治上焦頭面心肺病,中部治中焦脾胃、肝膽疾病,下部治療下焦腎與膀胱下肢疾病。如前臂前部之火串穴治療氣短心悸,中部肝門治療中焦病肝炎,後部之心門治療下焦病膝痛及尾椎痛。其他部位如上臂、小腿、大腿也是如此。董氏奇穴大腿及小腿部位常三針齊下,就有上中下三焦一起治療的味道,如駟馬上中下、天黃明黃其黃、下三皇等。

同大中太極一樣,小太極也有倒象。如此則治療相反,例如火串能治療便秘甚效,心門治療心臟病甚效即是顯例。

(三)手部

整個手掌整個面部都可算是一個太極,從掌中作一直線,為腰臍線,位在這條線上的穴位皆能治療腰痛。正象則此線以上至指縫間為心胸部,指縫至指尖間治五官病;指尖治療頭部及神志病;腰臍線以下至掌根(坎丘)間為小腹部,掌根為陰部。例如靈骨、大白、後谿、腕順皆治腰痛。木穴、叉三皆治五官病,火膝治神志病…等。

手掌也有倒象,可以前例自推。

四、微太極

許多部位亦有其太極,謂之微太極。手指及眼之八卦亦屬此類。

例如第二掌骨側,從掌指關節(頭穴)開始,到腕掌關節(足穴)止,原分三部分。即上、中、下三部分,上部診頭部及心肺疾病,中部診脾胃、肝膽疾病,下部診腎與膀胱下肢疾病。後來發展為十一個點。

董氏竒穴除眾所周知的大倒馬有這種現象外,其它一些小倒馬也有這種現象,例如土水穴,五虎穴,後溪至腕骨(包含腕順一二穴)穴也有此種現象。  

貳、陰陽

穴位的陰陽,與穴位凹突、左右、陰陽經、五行屬性…等有關。

一、穴位突凹與陰陽

穴位肌肉鼓出来的部位為陽能調陽、調气,其氣向上、向外如駟馬、手三里、肩中等穴,能治氣病、陽病、皮膚病;肌肉凹陷的地方為陰,多以調血為主,其氣向下、向內如內關、火主等穴,故善治血分、陰分病如心臟之病。

二、體位左右與陰陽

有人根據脈診左為心肝腎主血屬陰,右為肺脾命主氣屬陽。因而有左陰右陽之說。但根據《內經‧陰陽應象大論》說:「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陰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耳目明也(這裡不足者為陰,指右耳);地不滿東南,故東南方陽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手足強也(這裡不足者為陽,指左手)。…故天地陰陽所不能全也。」明確指出了「左為陽右為陰」。這個由來與先天八卦有關,乾兌离震四卦皆從陽儀所出,屬陽。巽坎艮坤四卦皆從陰儀所出,屬陰,所以有左為陽右為陰之說。

既然說左為陽右為陰,而一般區分男女之陰陽時,男人為陽,女人為陰,所以針刺治療有男左女右之說。又屬陽的穴位主通利,屬陰的穴位主收斂。

三、手足經絡與陰陽

經絡有陰經及陽經,陰經分布於陰面,陽經分布於陽面,這是基本常識。經絡有陰升陽降的特性,一些穴位合併體位之突凹,再結合穴位之陰經陽經,如此一些穴位則或降多升少,或升少降多,或有升有降。

四、穴位功能與陰陽

董氏奇穴手掌部位每一手指陰陽兩面都有穴位,彌補了十四經在這方面的不足,其分布主要與功能有關,例如食指在陽面的指五金指駟馬治療在上的及陽腑大腸的病,在陰面的五間穴治療臟腑別通在下的肝臟的病變。其餘皆可類推。

又屬陽的穴位主通利,屬陰的穴位主收斂,按照左陽右陰,通便選支溝(火串)以左側為好。止瀉以右邊的腸門為好。

五、穴位五行與陰陽

一般而言,木火輕陽,有陽之性,金水沉重,有陰之性,戊土為陽,己土為陰應用時可根據五輸穴之五行定其陰陽之性以之治療。例如治療五十肩肩臂不能伸(寒主收引,屬水,陰也),沉重不能抬舉屬土濕陰病,即可選陰陵泉 (陰土經之水穴)。或腎關穴。因收引為寒為陰有餘,尺澤為金經水穴,瀉尺澤就是瀉陰,陰去寒解則不收引,而五十肩可除。

六、穴位配伍與陰陽(文長從略)

七、穴位對應與陰陽(文長從略)

參、三才

三才思維源於《周易》。《易傳·系辭下》》說:“《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

《內經》的“人與天地相參”引導人們隨時把宇宙萬物看作是一個整體,由此觀察分析宇宙萬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此一思維方法在中醫的許多方面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例如在辨證論治時必須因地、因人、因時制宜,從整體到部分系統的認識生理、病理,從而達到正確完善的治療。

一、穴分天地人治療上中下病

董氏奇穴中有許多穴位是按天地人三才命名及排列的。例如前臂有天士、地士、人士三穴;後臂有天宗、人宗、地宗三穴;小腿有天皇、人皇、地皇三穴。有些穴位雖然不是以三才命名,但穴位呈上中下排列如駟馬上中下、通關通山通天…等有著天地人的形式。亦可謂為三才。太極對應中曾經提到三穴能對應三焦,這樣有上中下全身病一起同治的意義在。

二、針深分天地人治遠近之病

一般來說,淺刺治近部病,深刺治遠部病。董氏奇穴應用時更多重視三分法,針刺至淺部天部,多治局部病。針刺至中部人部治療稍遠處病,針刺至深部地部治療更遠處。例如靈骨大白後谿等治療本經及表裡經之病變,包括肩臂頭面病變,針至天部淺部即可。治療腰以上之身體軀幹則應針至人部中部。治療腰以下之病變則宜刺至地部,治療坐骨神經痛一般都要針至地部,效果就非常明顯

三、手法分天地人瀉實補虛

《靈樞經‧官針篇》說:「三刺,…先淺刺絕皮,以出陽邪,再刺則陰邪出者,少益深絕皮,致肌肉,未入分肉間;已入分肉之間,則穀氣出,故刺法曰:始刺淺之,以逐邪氣,而來血氣,後刺深之,以致陰氣之邪,最後刺極深之,以下穀氣。此之謂也」。這是說刺有淺中深(天地人)三種不同的刺法,首先是淺刺到皮膚,可疏瀉衛分淺表的陽邪;再刺較深可以疏瀉營分的陰邪,最後刺入極深度較皮膚的淺層略深一些,刺進肌肉而不到分肉之間,就可以通導穀氣,達到補虛瀉實之效。

四、配穴分上中下整體調整(文長從略)

肆、五行

概說

五行一詞首見於《尚書.洪范》。到了《內經》成書年代.結合基本成熟。但對其有決定性影響的則是《易經》《易傳》的辯證思想。它與陰陽學說皆淵源於易學。《易.系辭》中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的記載。這個思想也顯然是源於易學。

應用五行最實際最直接最靈活的就是五輸穴。而董氏奇穴有很多應用也是根據 五行而發揮的。

一、董氏竒穴命名與五行

董氏奇穴以五行命名的穴位極多,超過五十個之多。以五行命名非常直觀,一看就知穴位治療所在係那一五行,易記易用。如木穴一看即知與木與肝與風有關,而其能治眼病鼻病即與命名有關;

二、穴位五行屬性與董氏奇穴

五輸穴五行屬性對董氏奇穴的穴位定性取名很有影響,例如木火穴是治療半身不隨的一個要穴,其所以命名為木火,其理由如下:本穴介於本經之井(屬木)穴與滎(屬火)穴之間,故屬木火,此為名之木火穴道理之一。中風與風(木)痰(火)關係最密切,本穴善於治療中風後遺症,對其他治療中風後遺症各針亦有加強作用,此為名之木火穴道理之二。

三、穴位五行的空間觀

掌握五輸穴的時空用法,才能將董氏奇穴應用的更好。這裡來看一看五輸穴空間觀的應用。

《靈樞經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篇》說:「病在藏者取之井,病變於色者取之滎,病時間時甚者取之俞,病變於音者取之經,經滿而血者病在胃,及飲食不節得病者取之於合。」《靈樞經邪氣臟腑病形》篇說:「滎俞治外經,合治內府。」《難經六十八難》說:「井主心下滿,滎主身熱,俞主體重節痛,經主喘咳寒熱,合主逆氣而泄,此五臟六腑井滎俞經合所主病也。」根據上述可以對其應用歸類如下:

  1. 井穴對應於頭頂、陰竅、心下。因而善治神志病、陰竅病、心下滿。
  2. 滎穴對應於五官面目鼻喉(見前述之中小太極)、外經。能治療這些部位的病變,善治外感病。
  3. 俞穴對應於五官((見前述之中小太極)、身體關節、半表半裡(少陽陽明合病或兼病)。
  4. 經穴對應於發音有關之器官及部位,主要是肺及喉舌口齒。能治療這些部位的病變。
  5. 合穴對應於臟腑、腸胃、瘀血之病。又合穴皆在肘膝關節附近,經氣最後匯集,如百川的匯合入海,故稱合,合穴附近肌肉筋束較厚,經氣較盛,能深入臟腑,故善治臟腑病證。因而董氏奇穴之幾個治療臟腑病的穴組,如駟馬上中下治肺、通闗通山通天治心、通腎通胃通背治腎…等穴,皆在合穴之上大腿部位肌肉豐厚之處取穴。這些穴位等同心肺肝腎等臟腑的合穴。

四、五行取穴的時間觀

五輸穴的時間觀有急性、慢性、時間時甚、四季分刺、四時分刺、子午流注、靈歸八法等。

(一)、根據內難經發揮

這裡仍然從前述之《靈樞經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篇》及《難經六十八難》內容來看。其時間應用歸類分析如下:

  1. 井穴治病最急,井穴常用於發現神志突變之急救。井穴治病最急,而且肌肉較淺,以刺血為多,一般不留針。
  2. 滎穴治病次急,「滎俞治外經」這裡的外經與經絡有關,與外邪也有關,外感症雖不急如中風昏迷,但常突如其來,亦屬急症。
  3. 俞穴治緩急之間的病變。「病時間時甚者取之俞」,所謂「時間時甚」就是有時間歇(停止),有時嚴重。這種狀況的病變在臨床最為常見。對於一些不算太急也不算太緩的病都能運用,都有治療作用。
  4. 經穴主治以慢性居多,四個絡穴緊臨經穴之前,八個絡穴緊臨經穴之後,絡穴善治絡病,所謂「久病」入絡,因此經穴所治之時間性與絡穴有相近之處。
  5. 合穴之主治以慢性病為主,「合治內府。」中醫有「久病入府」之說。至於「經滿而血者」取之於合,久病多瘀久病易致瘀,委中、尺澤、曲澤、足三里等合穴,都是臨床治療瘀血之刺血常用穴位。
  6. 急性病一般多不留針,董氏奇穴的解穴治療之氣血錯亂及暈針多為急症,亦不久留。木火穴治剛得不久之中風後遺症一般也不留久。

()、四時分刺法

《靈樞經‧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篇》說:「冬刺井…春刺滎…夏刺俞…長夏刺經…秋刺合。」這種方法是根據病發臟腑或經絡,再配合季節,選取該發病經絡之五輸穴針治。

《靈樞經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篇》亦曾提出:「一日分為四時」在一天之中,可以像春夏秋冬一樣的劃分四時,來說明疾病在一天的變化情況,因此在治療時,我們亦可按四季分刺法施治。

董師常於下午三~五時(申時)點刺出血治膀胱經之病變,例如於委中點刺治療痔瘡可收平時之加倍效果,這就是子午流注之納子法的應用,說明了董師對於時間治療學有相當的認識。

五、五輸穴應用的象數觀

「數」的應用在時間針法中已述及,這裡僅看五輸穴的取象應用。取象即比類取象,這是易經思維的主要方法,也是中醫學常用的思維方法。

中醫根據五行取抽象特點,並利用其歸納有關的一些事物,擴大應用於針灸治療。例如屬木之穴可治療肝膽病及筋病;屬火之穴可治療心小腸病及血脈病。又如震颤的病;抽痛的病;如風般一陣突來的病;都可列入風病的範圍,就都可用五行屬木的穴位來治,這就是象數觀的應用。

例如治療三叉神經痛及顏面神經震顫,用後溪及三間,療效甚佳。三叉神經痛及顏面神經震顫之部位基本與小腸經及陽明經有關,一則為突然抽扯疼痛,一則為眼肌顴骨周圍震顫,這些都是風的現象,與木有關,於是取小腸經及大腸經屬木的穴位三間及後溪針刺而取效。

六、五行之同氣相求(文長從略)

七、五體體應針法

五體體應針法簡稱體應針法,主要內容有:一、以體治體(體體對應):包含有「刺五體法」即:以骨治骨;以筋治筋;以脈治脈;以肉治肉;以皮治皮。二、以體治臟(體臟對應):可以五體治五臟,即《靈樞官針篇》中的:『凡刺有五,以應五臟』。三、以體治象(體象對應):這是筆者以五體對應取象的擴大應用,例如以筋治風;以骨治寒;以肉治溼等…。則範圍更大。因而將此一大法稱之為體應針法。這些可以在董氏奇穴中找到大量的用例。

伍、易理掛象

以易理發揮董氏奇穴除前述的太極陰陽三才五行之外,還包括了卦象河洛的應用。

一、董氏奇穴與易經掛象

在十四經中有不少穴位取名與易掛有關,例如人中兌端等。董氏奇穴也有借用掛象命名的,例如土水穴位在手掌艮卦坎卦之間,艮卦屬土,坎卦屬水,因此本穴名之為土水穴。水金穴位於面部乾卦坎卦之間,坎卦屬水,乾卦屬金,因此本穴名之為水金穴。兩者皆有極佳之理氣作用,都是治療咳喘之特效要穴。

二、董氏奇穴與河圖洛書

tp3.png

《河圖》之數「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奇數用白點○表示,偶數用黑點●表示。張景岳在《醫易義》中說:“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此為河圖五行生成數。

董氏奇穴也有與《河洛》的成數的結合,這裡舉兩個例子說明。就以二角明及六完穴來看。二角明穴的「二」,二者火也,地二生火,天七成之。角者木音也,穴在中指井(屬木)滎穴(屬火)之間,有木火通明之意。至於六完穴,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六完穴之「六」即取其為水穴之意也,所以能止血者,因為水滅火也。

三、董氏奇穴與開闔樞

(一)、開闔樞與臟腑別通

開闔樞來自於易理,開闔樞與臟腑別通有關,從而確立了臟腑別通,肺與膀胱通,脾與小腸通,心與膽通,腎與三焦通,肝與大腸通,除五臟別通外,包絡也應與胃通,在前次香山會議中已著文詳論,在此不再多談。

()、開合輸與五輸穴

五輸穴與開合輸亦有關,開合輸決定了經絡的內外觀,也決定了五輸穴的時間觀及空間觀。

五輸穴與開合輸有關。

    井穴主開,主通閉開竅;善治外來之病,包括中風及感冒得之病。主外感亦屬急症,亦屬開之類。

    滎穴如魚際及液門治感冒;董氏奇穴之一一部位及五五部位之穴位多與滎穴相合,以治外病急病為多。

    俞穴為轉輸之處,主時間時甚之病,又界於井滎與經合之中間,所主之病為半表半裡,與少陽主半表半裡相同,且俞與樞同音,

經穴接近合穴,經穴主治之病以慢性居多,絡穴或緊臨經穴之前,或緊臨經穴之後,因此也善治久而入絡之病,董氏奇穴在經穴與合穴範圍內之穴位甚多,除刺血外亦以久留針為主。

合穴在最上最裡面,合為匯合。且合與闔同音,主內臟及閉藏之病。

(三)、開闔樞與穴位排列

十四經絡之排列與開闔樞之內外排列有關,董氏奇穴亦然。駟馬三穴、通關三穴、通腎三穴之縱橫排列與開闔樞有密切關係;駟馬三穴主肺太陰病為「開」在最外、通關三穴主心少陰病為「樞」、通腎三穴主腎少陰病為「樞」皆在中、三黃三穴主治肝病為「闔」在內。

不只穴位排列與開闔樞有關,功能作用亦都受開闔樞影響,例如腸門。火串、其門皆治療腸病。然腸門在小腸經主開治泄瀉;火串在三焦主樞可開可闔治便秘及腹瀉皆有效;其門在大腸經主闔治便秘。也都與開闔樞有關。

小結

易學原理是解開董氏奇穴設穴的金鑰,從中深入探索可以得知奇穴發現及設穴的由來,進而回溯穴位之應用原理。易理方法也是藉以發揮奇穴應用的媒介,以之作為方法根據,可以使奇穴的應用更靈活更開闊,此中之易學方法,對於十四正經針灸學術的促進,同樣有相當的啟發作用。由於特刊篇幅有限,這裡僅就其大要加以概念性提示及說明,讀者見微而知著,舉一而反三,當必能有更多創見,用之於十四正經及董氏奇穴皆能使其有更好更多的發揮。(本文全文六萬餘字,節略為七千餘字,全文將在《楊維傑針灸思路》一書中刊出)

以正派正統的精神學習及發揚董氏奇穴

前言:由於近兩年不少人看到了董氏奇穴在韓國及大陸的亂象,對董氏奇穴提出了質疑。今年(2010年)五月至十月經與幾位入門學生及師兄弟,多次電郵及電話研討後,決定書寫這篇文章。適逢董師去世三十五周年,董氏奇穴已風行歐美韓國,且正在中國大陸興起之際,希望這篇文章能給'正在學習及研究董氏奇穴的學者們一個建議及方向。

董氏奇穴自董老師之書籍出版至今已三十八年,老師也去逝三十五年了,董氏奇穴已然風行世界,雖未分派,但因為學習研究的心態不同,事實上已經有了不同的派別。經過個人在世界各地教學之觀察分析,目前可以說已分出一些流派, 而事實上,這些在我們跟隨老師多年的師兄弟看來,除了以務本為主的正統派外,其他都是旁門左道的。

一、穴位派

也就是以穴位的擴張為主。一派以追求更多的穴位為主韓國應是這派較風行的國家,大陸也有不少人跟進。早年只有我的書在韓國流行,由於我是根據老師的標準本,因此當時韓國各地所用的穴位皆以老師的標準為主。但是一則由於奇穴效果強,想學習追求更多奇穴,一則也有部份人由於未深入理論研究,以致治療有所不足,想另闢途徑,追求新的穴位。正當其時適有一些人出版了幾本有關董氏奇穴的書籍,穴位多達上千,剛好投部分人所好,自然造成了一些人的追逐。這些穴不能說全無用,總是有幾個可用的有效穴,但從比例來看實在差董氏奇穴原書《董氏針灸正經奇穴學》太遠,而且很多穴的設立不合老師設穴原則。今年十月五日與《董氏針灸正經奇穴學》(第一本也是唯一的一本正式的老師著作)原著編者袁國本師兄談起對於這些書的看法,袁師兄說:故弄玄虛,自己編的。可以為這些書定調了。

另外也有一派人,在看了本人有關的董氏奇穴原理研究後,捨固定之穴,從對應方面找出了一些穴位,自己編了穴名,這樣也使奇穴擴充了許多,這個值得商榷。中醫陰陽學說:物必有對,也就是俗說的:世間萬事莫非對待。儒家之易經,道家之老子,甚至佛家之因果、色空、生滅、苦樂、垢淨、變常等亦無非陰陽對待。用於針灸也就是說每個痛點似乎都會有對應點或對應穴,只要搞通了我所寫的太極及陰陽與對應, 或者看了我寫的《針灸寶典》的病變反應取穴應用,每個病也就可以在未定(未定名未定位)之穴位中找到穴位,雖然此法極為靈活,可謂之不定穴法,這並不是什麼高深針法,只是這樣非正規反而不利於奇穴的推行。這些穴老師沒有寫出來 ,我也沒有再補充。另外有些穴只能說是反應穴,在有病時或許會反應出來,亦稱之不定穴。但這不是定規,有時也未必一定顯現出來,死守不定穴法可能找不到穴位治療,也不利於奇穴的推展。重要的原則是在現有的穴位中尋找應用即已足夠。針灸界在宋朝後只公認三百六十一個正穴,其他再增加的穴位不再歸入正經,例如印堂穴位在督脈經氣流注之處,太陽穴位在手少陽三焦經經脈流注之處,都未歸入正經,就是讓大家有一個規範,便於學習,有利於發揮。同樣老師不再增加穴位亦有類似思想。

二、虛道派

也就是以手法的擴張為主,虛(董師原本沒有)而不實(故弄玄虛,自己編的)的主「道」派,這一派似乎正在大陸興起。把董氏奇穴當作一種「術」而不是「學」來看待,與國外把奇穴當作一種學來研究(老師原著之書名為「學」),真是差之遠矣。要知高明的人把複雜變為簡單,老師把穴位(七百多個簡化為兩百多個)及手法(只求得氣然後以動氣針法 為主)都變得簡單實用,而俗下的人卻把簡單變為複雜。有一些人在教學及研究董氏奇穴時卻把董氏奇穴的手法變得很複雜,甚至強將玄靜虛空、周天針法、氣化針法、道家針法、佛家心法冠於奇穴之中,竟使奇穴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這是很可悲而可惡的事情。有人問起:你是讀哲學的,道家道學為主修課程,為甚麼談董氏奇穴時不談道學?這是因為我們身為董老師門生,在老師身邊,親眼所見沒有的事不可無中生有妄加創造。雖然中國的醫學與儒道兩家本來就有密切的關係(有學養的醫師常被稱之儒醫),與道家關係更深。眾所皆知:中醫及針灸醫師奉為圭皋的《黃帝內經》,產生於黃老之學流行的漢代,整本黃帝內經充滿了道家思想及道家養生之學,怎能說中醫及針灸與道家無關。《淮南子》說:「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賤今,故為道者必托之於神農黃帝而後能入說」,據此而論托名黃帝或神農之書多可歸入道家之說,連《針灸甲乙經》都冠名黃帝於前,原名為《黃帝針灸甲乙經》,簡稱《甲乙經》,可以說整個針灸皆與道家有關。董氏奇穴自然也有一些原理法則與道有關,但老師決不是道家, 老師針法也不是道家針法,老師的穴名不若一些道家的取穴穴名為:常居、山源、天真、華庭等,反而是極為直觀而簡易。董師並非道家,有文獻為證:董老師在著作《董氏針灸正經奇穴學》中文本之序中說:『吾董氏針灸另有淵源,自成一派』,未提「道」,也未提「道家」。在《董氏針灸正經奇穴學》英文本譯著之序中雖提出針灸與道家之關係,一如諸家所言,但後面他接著說:『所施穴道部位。獨成一家,與諸家迥異,』老師未提自己是道家,又說「自成一派,」「獨成一家,與諸家迥異,」 在這裡就有與各家(包括道家)區別之意。老師不是道家。老師反而常提儒,說自己是孔孟同鄉。道家講清(虛)淨無為,儒家講寧靜有為,老師以入世濟世為任,公開授徒,以仁為己任,死而後已。也重寧靜喜思考,靜定安慮而時有所得。可笑者,這些談道的人卻未必清靜或寧靜。身為學生今日回想起來,我們還真寧願老師是個道家,如此則老師當必重視養生或許不會那麼早逝。可怪者,一些外人似乎比我們在老師身邊多年的人還懂老師,硬是把老師說成道家,穴名也企圖用道家術語解說, 針法也說成道家針法,如此對奇穴的推展反而不利。

還有人教授董氏奇穴時把導氣感傳甚至燒山火透天涼也都用於其中,甚至把氣化周天道法玄空等強加於董氏奇穴中。師兄弟都知道,董氏奇穴是沒有這些東西的,套用袁師兄說過的話:這些都是故弄玄虛,自己編的。絕對不是正統。「董氏奇穴被蒙上神秘面紗」,就是這些人搞出來的。這也是 因為不明老師針法所以才會有此錯誤,董老師不用導氣感傳甚至燒山火透天涼,更不用青龍擺尾、白虎搖頭、蒼龜探穴、赤鳳迎源等含有道家意味的手法,老師當年看到針灸界手法的複雜,獨排眾議,化繁為簡捨補瀉而研發動氣針法,針法簡單用針少減少痛苦,遠處 施針安全而效大效久。這種針法對於應用奇穴及十四經穴都有很好的效果。老師認為人體有自然抗能,並有相對平衡點,認為穴位有雙向自然調整作用,只要選對穴位,配合動氣針法立刻見效,所以常採用交經巨刺以遠處穴道疏導配以動氣針法,療效驚人。這個在我於1975年的著作《針灸經緯》中即已提出。董老師也在自己的著作《董氏正經針灸奇穴學》第二頁中說: 「施針手術簡便,僅用正刺、斜刺、淺刺、深刺、皮下刺上轉、下轉、留針等各種手法,即可達到所期望之療效,不必拘泥於補瀉等理論」…「不採彈、搖、撚、擺等手法,可減少患者之痛苦」。既不用補瀉亦不用彈、搖、撚、擺等手法,當然就更不談燒山火透天涼,也沒有什麼導氣傳氣等手法。

三十年前我也寫過幾篇氣功及針刺導氣傳氣的文章,也用燒山火透天涼,在教授十四經時也教過感傳並作示範,但這與董氏奇穴絕無關係。不能把這些歸於董氏奇穴或董氏針法,就如同不能把刮痧拔罐也 歸於董師而寫出什麼董氏刮痧董氏拔罐董氏推拿一樣。 當年個人技術尚不成熟,信心不夠,應用奇穴也試圖配以補瀉或一些其他手法,及至悟得老師針法之精神,專注於穴位之選取,療效更為提高。在教授學生時如用了其他手法,亦特別申明與董氏奇穴無關,例如多年來我常用曲陵穴配合呼吸瀉針治療關節曲伸不利,往往一針即癒,我會申明這是用奇穴但用了其他針法,以免混淆了學生對董氏奇穴的認識。

有人或許因此認為老師不談氣,有道是上守神,粗守形,上醫重神,以意領氣,粗醫重工以手法導氣。老師每次扎針總是平息稍靜,就是『上守神』,下針得氣立刻要病人活動活動患處,此時患者精神自然集中在患處。《標幽賦》說過:「既刺也,使本神定而氣隨,」富於臨床經驗的針灸醫師,針入穴位後,不必撚針,病人立刻有一定的針感,氣與患處相引,患處立刻痛苦減輕。次級的醫生需要靠撚針導氣傳氣。更差一點的醫生針入穴位後,有時強撚猛轉,病人也只有疼痛的感覺而且無效,這就是忽略了意氣的結合。選穴的位置針刺深度方向及醫生的信心(意)決定了氣與療效,針入正確的治療穴位後病人意想患處,或活動患處,醫師 持針時亦意向患處,經過相當時間的磨練,可以先做到「以意領氣」(若能練點氣功或外發功更好),待功夫夠了自然能進一步達到「意氣相隨」的境界。老師就是這樣,到了後期,已經昇華到以意領氣,氣隨意行的境界為上醫了。

老師以動氣針法代替補瀉,而不談補瀉,說明了老師敢破敢立的研創精神,實在是敢為天下先的偉大創舉,至今都是針灸界很不簡單的大事。說起動氣針法,那可以說是最簡單的導(引)氣及治神妙法。能夠有所創造,當然是好事,但不可無中生有,任意妄加,作虛弄玄,假借董氏奇穴搞道家針法,穴位不對技術不行,靠這些手法也無助於臨床。那些 把導氣傳氣作為董氏奇穴主要手法的人,絕不是董門之內的人士,因此希望外界初學董氏奇穴的人,不要被什麼導氣傳氣燒山火透天涼及什麼道法等給忽悠唬騙了。

老師是很豪爽的山東漢子,是大師是儒者,也是一個很自然的人。儒家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道家說:道法自然,佛家說:平常心是道。順從天生的,順從自然,順從平常,才是真正的道。強加的不自然,就不合乎董氏奇穴之道。 莊子說:「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莊子.天道篇),董氏奇穴正因其自然樸素所以真實而善美,得以傳遍世界。

一個事實,老師每次一起扎七八人,扎完針老師就進入診室,留針四十五分鐘,然後扎下一組,又是七八人一起針。留針期間每十至十五分鐘由學生撚針一次,老師偶爾會出診室看看。只有在進針時由老師用點手法(以動氣針法為主),基本上都是由學生撚針的,不曾見老師用過導氣傳氣燒山火透天涼及什麼道家針法, 氣感卻是很強,效果也是很高的。而我個人能使董氏奇穴的治療作用及病種比原書增加了上百個,且療效顯著,並不是用導氣傳氣燒山火透天涼及什麼道家針法演繹來的,而是我運用易學方法努力演伸發展,並配合大量病例臨床驗證得來的。(另見《談董氏奇穴穴位作用之發揮》)

今年十一月二日在青島的恩師紀念會上,嘯天師弟演示針治瘤,一位醫師的脂肪瘤立刻消失,大家驚為絕技嘆為觀止。雖說嘯天本即擁有家傳,但卻未用任何玄理及玄奇手法,其實這也是以肉治肉、以筋治筋、以筋疏肝、及動氣針法及以意領氣…的高度發揮,這次在青島他也提到了這一點,真不愧為董門弟子。在嘯天的《針灸對腫瘤腫塊血腫的療效~探討下針一次顯效的病案》說道:「中醫被蒙上神秘面紗,至今仍有同道認為我有神通,網路上更是謠言滿天飛,雖然我請學生幫我要求版主刪掉這些神話,可是仍有些反進步的偏見污衊中醫,我所知道的中國文化是要「合道」,才可為人所用;我們是儒家文化,要的是人之所需﹙儒﹚」 ,這理的合道是合乎正常道理,他強調的還是儒,而嘯天求進求新及公開的精神也真是一個儒者。

任何學問皆有其本身之道,有其本身之方法原則體系,如棋道花道書道 柔道針道等,董氏奇穴亦有本身之道,有其方法原則體系,還蘊育著一定的氣象境界,但絕非僅是道家之道,如此反而拘束狹隘了董氏奇穴的廣博深厚之內涵。

而最可怕的則是將道學無限擴大,稍微與眾不同即名之為道學道家針法,甚或搞出一兩招特別技術,也假名道學道家,則不啻江湖道術矣。更嚴重的是用針者未說自己是道家,旁觀者卻在旁吆喝助勢名之為道家針法,更助長了這種歪風。也有人假借董氏奇穴, 用了幾個穴位,而將道、法、玄、靜、空、佛、周天、氣化冠於奇穴之中 ,搞其他針法,而仍名之為董氏奇穴董氏針法,則此變調的針法絕非正統,實無異於旁門左道之邪說矣

三、正統派

正統派也就是務本派就是正派,就是以董氏奇穴原書《董氏針灸正經奇穴學》中所記載的「穴位」與「手法」為主,穴位不再狂增,在原有的穴位基礎上發展。也不以不定穴為常規,手法以動氣針法 及倒馬針法為主,也不再任意擴張。針灸以穴位為主,穴位針刺對了立刻有反應及效果,就是最好的感傳。須知經絡電傳導是很快的,氣的速度是很快的,常常一針下去已到病所。若還在那裡導氣傳氣已是很慢很次級的了,有時還會帶給病人不必要的痛苦。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針灸當然需要得氣,但過於著重感傳導氣,拘泥於表面的象,追求氣感而忘卻穴理及選穴,則是形而下之者。董氏奇穴是歷經數代經驗總結的有效穴,一般針感氣感都是很強的,針對了穴位,常常針方刺入即有強烈感覺,立即見效,無需再用其他導氣。

老師將穴位及手法化繁為簡。是為知易者。要知《易經》有三義:簡易、變易、不易。簡易、變易、不易之理,是易經的主要精神,變易是現象,體現了宇宙永恒運動的本質;不易是法則,說明了事物發展的相對靜止可感可認識的狀態;簡易則是方法,它告訴人們,《周易》並沒有什麼神秘之處(同樣的董氏奇穴也沒有什麼神祕之處),通過學習乾坤的陰陽變化,就能對《周易》的思想內容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吾人研究事物及學問,應發揚易之三義精神,為人類之生存發展,必須變易創新,不斷進步;必須持志有恒(不易),力求有成;而於創新奮鬥之際。又必須講究方法,力求簡而易行,故三者有其一體之義。將天理法則,道德真義,處事方法,溶合於一易之中,以光大易學之價值。

我個人運用了自己的思路,也就是以易學思路(太極、陰陽、五行、空間觀、時間觀、象數觀、對應觀)為主,加上自己研究的臟腑及經絡學說(同名經相通、臟腑別通、體應針法、是主所生病、開闔樞,沖合觀)等說明及發揮董氏奇穴,使董氏奇穴易於學習運用,並使董氏奇穴的作用及病種擴張增加了上百個。更以易學思路作為金鑰解開了董氏奇穴設穴的原理原則(參見《活用易學方法發揮董氏奇穴及針灸療效 》),從中深入探索可以得知奇穴發現及設穴的由來,進而回溯穴位之應用原理。以之作為方法根據,可以使奇穴的應用更靈活更廣闊。這只是一個媒介一個過程,不是強加於奇穴的,而是把已有的找出來而已。在了解董氏奇穴後,也可棄此思考方法,不受此法的拘束,所謂得魚可以忘筌。但總要以《董氏針灸正經奇穴學》之穴位及手法為主,如此發揮奇穴之用,治療範圍可以擴大,效果可以更高。絕不可任意擴張穴位,也不可以不定穴為常規也不應將十四經之其他手法用於董氏奇穴,變簡單為複雜。至於我個人所研發的牽引針法,其實也只是一種配穴法,並不是手法,原係將董氏奇穴配合十四經穴應用及增強療效(雙治療)而研發。我在示範治療時有些病人效果極佳,學生會問這是什麼手法,我絕不會說是什麼玄空針法氣道針法等虛玄名詞唬人,只能說是我的氣道足氣感強而已,同樣手法假以時日學生亦能做到。

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已有的穴位中,研究穴性發揮更多功用,探討穴位的配伍,提升更多更好的效果,也要進一步探索用穴所以有效的原理,讓一切正規化通俗化簡單化,這樣才能使董氏奇穴得到最大的發揮,使董氏奇穴可長可久,為人們健康作出貢獻。

當然在應用發揮董氏奇穴之時,更不要忘了老師公開的精神,傳授研究所得公之於世,也要效法董老師的仁愛精神及醫德,收費低廉,救濟貧困,並時而辦些義診,不搞花招,作一個正派的醫生。

後記:以穴位擴張而能研發出新而有用的穴位;以道法道學借董氏奇穴為媒介 ,而能研發出實用的新針灸,對於針灸界而言,也未嘗不是好事,但這絕非正統之董氏奇穴,這是一定要切記瞭解的。  

編按:對於《道》的理解及其在中醫的應用,楊維傑醫師將在未來的著作《中國醫學哲學》中多所著墨,這是他在十餘年前於北京大學攻讀哲學博士及於中山大學作為史學訪問學者研究中國醫學史時即已著手進行的工作。

再按:這篇文章充滿了董氏第一代嫡傳弟子楊維傑醫師對董氏奇穴的熱愛與憂心,祈望學習及研究董氏奇穴的學者們能共鑑此心,以正派正統的精神研究及發揚董氏奇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