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答問: 第三期

一、太陽中風有哪些主要脈證?為何發熱汗出?

答:太陽中風一般指的即是桂枝湯症,桂枝湯條文共十九條,主要的(即以「主之」為名的)為12條、13條。明確提出中風之名的還有第2條,所以探討太陽中風症以這幾條為主,還應包括第1條太陽病的提綱。

原文第2條說: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

原文12條說: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浙浙惡風,翕翕發熱,鼻嗚乾嘔者,桂枝湯主之。

原文13條說: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

從上述條文看,具備第2條之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或13條之頭痛、發熱、汗出、惡風等症狀者即可名之中風,可用桂枝湯治療。至於12條則主要是敘述中風病機。

從症狀來看:單是頭痛、發熱,在三陽皆可有之,若再加上汗出、惡風,即可作為中風論治。因陽明病熱型為發熱惡熱,少陽病熱型為寒熱往來。惡風發熱是太陽之典型熱型。具備頭痛、惡風、發熱便可肯定病位在太陽,無論傷寒中風皆可見到。若再加上汗出,則可肯定為太陽中風,這就是辨證論治方法的基本體現。

在脈象方面,少陽脈弦,陽明脈大或洪,脈浮緩為中風脈型。第2條未言頭痛,13條未言脈象,其實皆應將第1條太陽病提綱的「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合併列入思考,這是傷寒論文法結構的省文法。

只要同時出現前述脈證(頭痛、惡風、發熱、汗出,脈浮緩),就稱為太陽中風。桂枝湯是治療太陽中風的主方。所以我們常習慣地把太陽中風證稱為桂枝湯證,或稱太陽中風桂枝證。

《傷寒論》裡所說的「中風」,不是指猝倒無知「腦血管意外」的中風,而是指傷風的意思。傷風以不發熱為輕,發熱頭痛為重。太陽中風,由於風邪外襲表衛,衛陽與風邪相搏,故見發熱。風邪侵犯,風主疏泄,衛陽被風邪所傷,失去固護衛表肌腠,司理汗孔開閤之作用。亦迫使營陰不能內守,因而可出現「汗自出」的證候。但是中風的汗出,並不是汗多而連綿不斷,而僅是皮膚潮潤,以手捫之可知有汗為辨。汗出則更使肌腠疏鬆不固,衛氣也隨之外泄。反映在脈象上即是脈緩。第12條之「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對於「汗自出」進一步提示了其機理,詳見下條之答問。

第12條「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中的嗇嗇、淅淅、翕翕,幾個疊詞都是述狀形容詞。「嗇嗇」是畏縮貌,這裏形容怕冷,「淅淅」原是颳風聲、下雨聲,這裏形容怕風如冷水著膚;「翕翕」指張合狀,時張時合的發熱,在此形容發熱較輕。本條把惡寒惡風置於同一條文中,意在說明《傷寒論》並未把惡寒惡風作出嚴格的區分,同時也反證了惡寒惡風並不是中風、傷寒的主要鑒別所在,重要的還是汗出與否。

此外,太陽中風還可以出現鼻鳴、乾嘔等或有症狀。肺與膀胱皆主開,膀胱主表,肺亦主表,肺與膀胱臟腑別通,外邪客表,必將影響肺氣。肺開竅於鼻,由於肺氣失宣, 鼻竅阻塞(上呼吸道感染,鼻黏膜充血或水腫),就可引起鼻塞之呼吸鳴音及打噴嚏等。

本條的乾嘔係肺氣不利引發之胃氣不和、上逆而出現之症狀。本條的乾嘔,是指有噁心想嘔的感覺,但並不厲害,這種情況大多見於傷食感冒。鼻鳴與乾嘔是兩回事,不一定會同時並見。

二、第12條「陽浮而陰弱」的含義是什麼?

答:「陽浮而陰弱」一般而言,一指脈象, 一指病機。也可說是以脈象表達太陽中風的病機。

先從脈象看起。脈輕按則浮,故稱陽浮;重按見弱,故稱陰弱。脈陽浮而陰弱,也就是脈浮而緩弱的意思。「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這句話是在解說脈象為什麼會產生陽浮而陰弱的道理,它含有自問自答的意思。為什麼陽脈浮?是由於熱自發(即發熱);為什麼陰脈弱?是由於汗自出。也就是說,因為發熱,所以陽脈浮;因為汗出,所以陰脈弱。如果將其理解為陽脈浮所以發熱,陰脈弱所以汗出,那就不啻倒果為因。

方有執等認為是指寸、尺脈而言。程郊倩等認為「陰陽以浮沉言,非以尺寸言」。成無已、喻嘉言、《醫宗金鑒》等則認為是突出病機,非言脈象。也有人據本條「陽浮而陰弱」之前,並未冠以「脈」字而認為非指脈象。但根據原文來理解,由於本條描述的是桂枝湯的基本脈症,其中對症狀描述較多,但未明確言述脈象, 則「陽浮而陰弱」理應指脈象,浮取即輕取便得,為「陽浮」之意;沉取而緩,即「陰弱」之意,應與脈象相關。作脈象解似乎更確切合理。結合第2條「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及第一條「太陽病之為病,脈浮…」來看,此脈當為浮緩脈,而浮脈特征為浮取有餘,按之不足,因此以此解釋為脈象是合理的。此句之「陽浮而陰弱」與第3條之「脈陰陽俱緊」係對比句法,說明表實與表虛之脈象迥然有別。

另一方面「陽浮而陰弱」也可以指病機: 「陽」指衛外之陽,「陰」指內守之營陰。「陽浮而陰弱」是說風邪外襲, 襲於表,衛氣抗邪浮盛外出,或說衛氣與邪氣交爭於表而發熱,即所謂「陽浮者熱自發也」,此因衛陽浮盛於外奮力抗邪,故稱「陽浮」。由於風性開泄,衛既受病,失其衛外開闔的作用,衛陽不固不秘,以致營陰不能內守而外泄汗出,汗出則營弱,此即「陰弱者汗自出」,因係營陰有傷,故謂之陰弱。

前面曾提到:所以陽脈浮,是由於熱自發(即發熱);所以陰脈弱,是由於汗自出。因為發熱,所以陽脈浮;因為汗出,汗出則肌腠疏松,營陰不足,因此按之比較軟弱,所以陰脈弱。此即浮緩之脈,與傷寒無汗,玄府閉塞,脈象浮緊有力有著明顯區別。

本條不論指脈象或病機,都有一定道理,而且應聯繫起來看,此中之脈象與病機有著對應關係:病機風邪襲表,營衛不和,與其相對應的脈象是浮緩脈;與浮緩脈相對應的病機是營衛不和。從而可見:陽浮而陰弱」,一係指病機,二係指脈象,是與臨床實際符合的。

三.桂枝湯證是否就等於太陽中風證?

答:桂枝湯雖為治療太陽中風證的主方,但桂枝湯證並不等同於太陽中風證。13條說: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並未明言提出中風或是傷寒,而是有此證用是藥,以辨證為主,這就提示了桂枝湯的應用不拘限於中風證。桂枝湯應用範圍很廣,大致有幾個方面:

1.臨床上不論外感、內傷,只要出現頭痛發熱,汗出惡風等證,只要符合營衛不和的病變病機,使用本方皆有良效。

(53)病常自汗出者,此為榮氣和,榮氣和者,外不諧,以衛氣不共榮氣諧和故爾,以榮行脈中,衛行脈外,復發其汗,榮衛和則愈,宜桂枝湯。
(54)病人藏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衛氣不和也(衛氣太盛),先其時發汗則愈,宜桂枝湯。

53、54條為平常應用桂枝湯治療雜病的根據因素,53條為營衛不和,衛氣不共榮氣諧和,故自汗出證;54條為臟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證,「病人臟無它病。」此意是要區分是否為盜汗或陽明熱汗。兩條共同的機理是營衛不和,衛外失司,腠理疏鬆,營陰不守,故皆可用桂枝湯。一為復發其汗,一為先其時發汗。這就說明了桂枝湯的治汗,是透過發汗而達到目的的。發汗之後,營衛的功能得到平衡諧和,從而汗止,這就是桂枝湯功用的雙向調節性。

2.表證未解或汗下之後表證仍未解者

(15)太陽病,下之後,其氣上衝者,可與桂枝湯,方用前法;若不上衝者,不得與之。
(42)太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
(57)傷寒發汗已解,半日許復煩,脈浮數者,可更發汗,宜桂枝湯。
(164)傷寒大下後復發汗,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當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湯,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
(276)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

15條、164條用於太陽病雖經誤下而表證未罷者; 42條用於太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者; 57條用於傷寒發汗已解,半日許復煩,脈浮數者;276條用於太陰病表未解者,太陰縱有表症,也是在內的營氣有所不足,文中雖未提有汗無汗,但皆不宜峻汗,也有認為本條是太陽病表未解者。

3.表裡證同俱,身疼而下利,以身痛為急者。

(91)傷寒,醫下之,續下利清穀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裡,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救裡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
(372)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裡,乃攻其表。溫裡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
(387)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當斟酌(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湯小和之。

裡證急先救裡。表證急則用桂枝湯救表。91、372條用於太陰少陰陽氣虧虛而兼有表證者,387條則是霍亂吐利後的表不和,亦皆難以太陽中風證而稱之。

從這幾條文可以看出桂枝湯不應只視作解表方或汗方。而是能和解營衛有調和表裡作用的和解方,具有雙向調節的功用。於此可見,桂枝湯雖治療太陽中風,但桂枝湯證不等於太陽中風證。

總之桂枝湯不僅能外調營衛,而且能內和脾胃,滋陰和陽。外證得之可解肌祛邪;內證得之可調脾胃和陰陽。無論外感、內傷雜病,只要符合營衛不偕、陰陽不和、脾胃不調之病機,使用本方皆有良效。

總之,桂枝湯雖治療太陽中風,但桂枝湯證不等於太陽中風證。

四、桂枝湯是由那些藥物組成的?

答:桂枝湯的組成是: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右五味,口父咀三味。

以下略作說明:
(一)桂枝切細去皮好。桂枝係藥用樟科植物肉桂之嫩枝。最早見用於仲景《傷寒》、《金匱》。仲景所用桂枝皆為帶皮之枝,若不用皮必注明「去皮」。

關於去皮頗有爭論,若以現在所用的桂枝去皮,就只剩下木質部,但藥理研究表明桂枝的有效成分揮發油存在於外皮中,去皮之後,則療效應該較差。因此有認為桂枝去皮系傳抄之誤,而主張將「去皮」刪去。

有不少的醫家認為《傷寒雜病論》中的桂枝即是現在的肉桂。也有認為是肉桂去皮者。肉桂係藥用樟科植物肉桂之乾皮及大枝之皮,則可理解為去粗皮,剩餘部分即為較細嫩之官桂,味較辛烈,含揮發油較多,作用較強。

從另一點看,張仲景未提桂枝是嫩枝還是粗枝,推想應該是比較粗的樹枝去皮,即去粗皮,剩餘部分不僅包括木質部,也包括桂皮,《本草經集注》說:「凡用桂、朴、杜仲、秦皮、木蘭輩,皆削去上虛軟甲錯,取裏有味者秤之。」應是此意,現代藥典中也多規定是嫩枝。

目前有不少的醫家在應用桂枝時,多桂枝、肉桂同用,或乾脆用肉桂來代替桂枝使用。但在仲景《傷寒論》中似無用桂者,雖《金匱》五苓散用「桂」,據李克光主編之《金匱要略講義》稱:「《淺注》所載五苓散方同《傷寒論》。」是用桂枝,不是「桂」。(見「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二」五苓散條下校勘)當是。林乾良先生亦認為《金匱》五苓散所用之「桂」係漏「枝」字而非肉桂。

據經驗對於營衛不和及汗出以桂枝為宜。肉桂則溫陽作用較重,治氣衝時可用之。

(二)芍藥為毛茛科植物的根,赤芍和白芍成分基本相同,關於桂枝湯中之芍藥,是白芍還是赤芍?也是很有爭議的地方。有人認為,芍藥在漢代以前是赤白不分的,《傷寒論》中用的芍藥,勢必既有白芍,也有赤芍。但從傷寒論原著來看,只有芍藥甘草湯方之芍藥明寫為「白芍藥」,其他方中之芍藥就只是寫為「芍藥」,這樣來看,除芍藥甘草湯方用的是白芍藥外,其他方用的都是赤芍藥。從桂枝湯中之芍藥主要作用在和營血,應是赤芍較佳。芍藥甘草湯能解痙、鎮痛、鎮靜,此類病多為木土不和,白芍藥較宜。但目前臨床處桂枝湯方一般都用的是白芍,不過亦有用赤芍而取效者。汪琥認為:「治秉質素壯,氣血有餘,壯熱不止,脈卻陽浮而陰盛,其外證仍自汗惡風者,方中當用赤芍以瀉營中之實邪也。」反之,若病者體質不壯,氣血不足而熱不解,脈卻陽不浮而陰不盛,其外證仍自汗,惡風者,方中當以白芍補營中之血虛也。這就給應用桂枝湯時當用白芍或是赤芍,留下一個靈活變化的空間。

(三)炙甘草:在傷寒論中除了治療咽中痛的甘草湯用的是生甘草外,其餘都是用炙甘草。現今用的炙甘草都是以蜜炙為主的甘草,但古代的炙並不是指蜜炙。所謂的炙只是清炙,即在火上烤,溫度不高,不烤焦,僅到藥色微黃或乾燥就可。今人則用蜜炙。

(四)生薑要切片:切成多片細片,可以使藥物的成分易於煎出,有助於吸收加強作用及效果。有人為了方便,方中生薑用乾薑來代替,須知生薑與乾薑是有區別的:1.生薑解表寒,乾薑溫裡寒;2. 生薑散水氣,乾薑化水飲;3. 生薑振胃陽,乾薑溫脾陽。一般是不宜隨便代替的。

(五)大棗應剝開,大棗就是紅棗, 不是黑棗,大棗味甘性平,本經載其 「甘平。主心腹邪氣。安中養脾,補少氣少津液,身中不足,久服輕身延年。」紅棗皮紅肉黃味甘,可謂心脾兩治之藥,配芍藥能和營,配甘草能安神(甘麥大棗湯),剝開則藥物的成分易於煎出,據研究剝開效力為不剝的5倍。

(六)父咀:是用牙咬碎的意思,入煎的藥片越小越容易煎出成分,上述五味藥,生薑切片大棗剝開,剩下的三味則父咀咬碎,這樣共煎效果才大。不過目前都用刀切代替咬碎,既方便又衛生。

五.桂枝湯方後注的服法對臨床有什麼啟示?

答:《傷寒論》的方劑除配伍精要外,煎服法也頗有特色,也是起效必須注意的地方,在桂枝湯後服法的論述竟有八十六字之多。它是這樣寫的:
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醊熱稀粥一升餘,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後服,不必禁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後服小促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劑。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物等。

這段條文可以看出有幾個要點,是很有啟示意義的。

  1. 微火煎煮:原文說:「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由於解表藥,都含有揮發油,氣味芳香,易於發散,不宜火頭過大,因此本方只宜微火慢煎,以水七升一次煎成三升,去渣溫服,每次服一升(現在可以一碗計),這樣最有利於益衛和營。
  2. 藥後啜粥: 原文說:服已須臾,醊熱稀粥一升餘,以助藥力,是說服桂枝湯後不久,需喝一些熱稀粥幫助藥物發揮作用,啜熱稀粥,是桂枝湯所獨有的輔助療法,熱粥作用有二,一借熱粥之熱力助藥力發汗,二是借穀氣益胃氣以滋汗源。張令韶曰:「汗乃中焦水穀之津,故啜粥以助藥力,穀精足而津液通矣。」柯韻伯曰:「蓋穀氣內充,不但易為釀汗,更使已入之邪不能少留,將來之邪不得復入也。」 據柯韻伯經驗以小米粥最佳,他說:「案粥有多種,唯粟米粥能暢胃氣,生津液,最良」。這已意味著桂枝湯不是發汗藥,病人服藥以後之汗出,實係醊熱稀粥後之「穀氣」助之才有的結果,
  3. 溫覆微汗: 原文曰:溫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是說服藥並喝熱稀粥後,需覆蓋衣被休息,溫助衛陽,以助汗出。以微汗為度, 出汗的程度以遍身漐漐微似(一說「微似」指連續)有汗出為佳,即全身濕潤, 輕微汗出為度,不可過汗,所謂不可如水流漓,否則傷陽損陰病必不除。王三陽曰:「太陽病汗出,服桂枝只使之似有汗者,邪已去矣。」尤在涇曰:「可謂汗出少者為自和,汗出多者為太過也。」徐靈胎曰:「此解肌法也,若如水流漓,則動榮氣,衛邪仍在。」因溫覆可以助陽,微汗不致傷正,過汗則動榮,衛邪不除。
  4. 中病即止:原文說::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後服,不必禁劑,是說服桂枝湯一服,如果汗出病癒,就不必再續服第二服藥。徐靈胎曰:「桂枝湯全料謂之一劑,三分之一謂之一服。」尤在涇曰:「中病即止,不使過之以傷其正也。」因汗出過多會傷正氣,所以必須中病即止。在此可以體會仲景重視治病留人的精神。
  5. 守方續服:也可以說是「未效守方」,原文說: 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後服小促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一日一夜指日夜都服)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劑。這段話是說若一服無汗,可按照前面的方法再續服第二服,又無汗,可縮短給藥時間再服,半日左右可將三服服盡。若病情較重,可日夜皆給藥,隨時觀察病情變化,可酌情連服二三劑,務期汗出病解。徐靈胎說:「一服即汗不再服,無汗服至二三劑,總以中病為主。後世見服藥得效者,反令多服。無效者,即疑藥誤,又復易方,無往不誤也。」這句話說的很好,治病若藥證相符而效果不顯時,不要懷疑藥物不對隨便換方,以至雜藥亂投。應守方續服,並可縮短給藥時間,直至中病為止。或許受桂枝湯的啟示(吳鞠通溫病條辨確實受傷寒論影響甚大,其第一方亦為桂枝湯),吳鞠通《溫病條辨》銀翹散之服法亦有異曲同工之妙,他說:病重者約二時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輕者三時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這就提示我們在治療急性病時要變通,病重者可以打破一日一劑的一般服法,以中病為要,以免病重藥輕。
  6. 藥後忌口: 原文說:「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物等」。」是說服藥期間,還應禁食生冷、油膩、不易消化、腐敗變質,及有刺激性食物,以防損傷胃氣戀邪傷正。張令韶曰:「禁生冷等物者,恐中氣虛,生冷之物能傷胃氣也。」柯韻伯曰:「凡服藥便當禁止,因桂枝為首方,故錄其後。」針方之理相通,臨床針灸亦需忌口,如冰冷寒涼(影響氣血暢通)、糯米(不易消化,耗胃陽)、木瓜、香蕉(黏膩)、油膩(如花生)、鴨肉(寒性)等。

通過對桂枝湯方服法的學習,應掌握上述藥後啜粥、溫覆微汗、中病即止、守方續服,及藥後忌口等五個方面。來提高治療效果。

六、是否服桂枝湯一定要啜熱粥、溫覆?《傷寒論》方除桂枝湯外還有哪些要注意溫覆與啜熱粥?

答:《傷寒論》藥後啜熱粥及溫覆是仲景服藥法及藥後護理的一大特點,其臨床意義不容忽視,啜熱粥之作用,前面說過,一是借熱粥之熱力助藥力發汗,二是借穀氣益胃氣以滋汗源。雖然不同的病證皆用桂枝湯,但是否啜熱粥、溫覆亦不盡同。

12條說: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浙浙惡風,翕翕發熱,鼻嗚乾嘔者,桂枝湯主之。此條方後注不但啜熱粥、溫覆令一時許,若不汗還須小促其間,必須盡速取汗而解,此法用於表症為急。

(276)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此條方後注雖啜熱粥、溫覆,但未強調溫覆令一時許,也未說小促其間,用於太陰兼有太陽證,可以緩緩取汗。
(42)太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此條方後注僅云啜熱粥,而無須溫覆,用於汗下後仍不解的病證,解肌發汗之力亦緩。
(387)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當斟酌(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湯小和之。此條方後注不啜熱粥,也無須溫覆,用於吐利止而身痛,調補為要,就不談出汗。

從上面幾條比較可知,凡用於外証,須發汗而祛邪者,當需啜熱稀粥。因熱稀粥可溫養中氣固脾胃使穀氣內充以滋汗源:調和營衛以取汗使邪隨汗而出。藉水穀之津以為汗,而不致有傷津之虞。若服湯已,不啜熱粥,一是恐其汗無滋源,無力托邪外出,病不得解;二是恐其汗後傷津,津傷則正氣不足,正氣不足則外邪難祛而又入裏反生他變。至於內證,因非為外邪所傷,不需發汗。故不需吃熱粥,如脾胃功能虧虛,服桂枝湯後再啜熱稀粥,恐增加其脾胃負擔,所以內證服桂枝湯則不須吃熱稀粥。仲景雖未明言但可推而得之。

理中湯亦是於藥後服熱粥,溫覆。原文說:服湯侯如食頃,飲熱粥一升許,微自溫,勿發揭衣被。是說服藥後約一頓飯的時間,可飲些熱粥,並且溫復取暖以助藥力。係「溫法」之一種。而服桂枝湯後飲熱粥溫覆,助藥力調和營衛以取汗,則有「汗法」意味。但卻要求以遍身縶縶汗出即可,不可過汗。

此外服十棗湯大下後,元氣大傷,當以「麋粥自養」飲熱粥借穀氣固護脾胃以養正,使邪去而正不傷。而較特殊者為服三物白散以白米湯和服,藥力不足則服熱粥以助藥力,若利下不止為熱多,則飲冷粥緩熱以抑藥力。

啜熱粥雖有助汗之功,但也不能一見服發汗之劑,就囑患者飲熱粥,如是則可能收到反效果,麻黃湯及桂枝葛根湯後皆告誠說:復取微似汗,不須啜粥。並且也提到麻黃湯及桂枝葛根湯須要溫覆,溫覆是仲景發汗祛邪常用的方法,如麻黃湯、桂枝湯、桂枝葛根湯等,凡發汗祛邪者,皆必須溫覆以取汗。

總之《傷寒論》藥後啜熱粥及溫覆,是臨床服藥產生效果及提高效果的重要方法及手段,不宜忽視其作用。

七. 什麼是太陽中風運用桂枝湯的三大禁忌?

答:《傷寒論》中桂枝湯的三禁,能讓我們在推展擴大桂枝湯應用範圍之際,知所進退,其中既有皮毛營衛之論,也有臟腑內因宿疾之論,內外皆顧,全面周到。足為後世效法。據傷寒論原文而言,桂枝湯的三禁如下:

第一:禁用於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
原文第16條:桂枝本為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之也。常須識也,勿令誤也。仲景提出桂枝本為解肌,意在點出桂枝湯與麻黃湯之不同點,尤在涇云:「解肌者,解散肌表之邪,與麻黃湯發汗不同」故桂枝湯以中風發熱,脈浮緩,自汗出者為宜。如見脈浮緊,發熱無汗,為太陽傷寒表實證係麻黃湯證,不能用桂枝湯,用之恐因藥力不逮,汗出不力,反致陽亢,陽盛則衂,或為心中懊儂。或為發黃狂亂,甚或出現不汗出而煩燥的大青龍湯證。變證紛至。故此為桂枝湯之第一大禁,而提出醫生常(常亦作當)須識(是者志也,記住也)此,勿令誤也」。

本條的重點在脈浮緊,而不是無汗。有些人認為只要是太陽傷寒就禁用桂枝湯。但是看看原論13條「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此條太陽病未名言傷寒或中風,也可以包括由太陽傷寒所致者,因此重點是脈浮緊,這表示風寒遏伏較劇,而且無汗,這是毛竅閉合緊密,肌腠鬱滯嚴重。如此要用發汗的麻黃湯,而不能用一個只是緩和解肌的桂枝湯。

第二: 禁用於酒客:
原文第17條:若酒客病不可與桂枝湯,得之則嘔,以酒客不喜甘故也。平素嗜酒亦即長期大量飲酒之人,胃多濕熱,多不喜甜食,桂枝湯內有甘草、大棗,皆屬甘藥。又桂枝辛溫,本方辛甘而溫,甘助濕,溫生熱。則桂枝湯辛甘溫散,助熱而礙濕,故用之必嘔。若必要用之當靈活變通加減使用亦可避此禁忌。可用桂枝湯去甘味的大棗、甘草加芳香化濕,解酒醒脾之品,如葛花,枳椇子,佩蘭等。一般加芩連、葛花也可。這條除前一說:酒客得桂枝湯證亦不宜直用桂枝湯外;還有一說「酒客病」是長期飲酒所致的病,有病雖類似桂枝湯,這是胃腑濕熱,以致營衛運行不力,不能用甘溫的藥,用桂枝湯當然是錯的。

第三: 禁用於服湯吐者:
原文第19條:凡服桂枝湯吐者,其後必吐膿血也。服了桂枝湯出現嘔吐,之後又會吐膿血。本條提示內熱盛者禁用桂枝湯。因為有內熱所以才會服熱藥後嘔吐,若出現嘔吐,必有其原因。可能有其他宿疾如內癰等,其人毒熱內結體內,若再服辛熱藥品,以溫助熱必加重其熱,內癰破裂(血管與粘膜等破裂),而膿血隨出。由此可以理解內熱盛者禁用桂枝湯。冉雪峰說:「膿血非一朝一夕所釀成,故曰其後。必者,必之於理。」又說:「必之云者,乃推闡預料之詞,非必事實有決定性的必然爾」可作參考。

以上17、19兩條皆在強調:陽熱盛者禁用桂枝湯。桂枝湯辛甘溫能助熱。《傷寒例》說:「桂枝下嚥,陽盛則斃」,或許即指此而言。

總結上述三條:16條之重點在「脈浮緊,發熱汗不出」,側重於太陽皮毛營衛,17條酒客病;19條服湯吐者,皆在指出陽熱盛者禁用桂枝湯。側重於臟腑內因與宿疾。

但桂枝湯的禁忌並不止有三條,還有其他禁忌也要注意:

  1. 禁用於太陽病,下之後,氣上不沖者:
    15條:太陽病,下之後,其氣上沖者,可與桂枝湯,方用前法:若不上沖者,不得與之。
  2. 禁用於太陽病汗吐下後,已成壞病者。
    16條:太陽病三日,已發汗,若吐、若下、若溫針,仍不解者,此為壞病,桂枝不中與也,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
    這裡之「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是仲景辯證論治很重要的一句話,頗值得玩味。
  3. 禁用於陰陽兩虛兼表證。
    29條: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此為傷陰見腳攣急,傷陽見厥逆。不可與桂枝湯,若反與桂枝欲攻其表,此誤也。

八、為什麼有人說桂枝湯是「和」劑?

答:《傷寒論》的方劑,雖為外感熱病而設,但亦可治療內傷雜證.其中以桂枝湯最具代表,此方不但可以解肌發表,調和營衛治療外感證,又可滋陰和陽,調和營衛氣血治療內傷雜證。

前面我們曾經提過桂枝湯能止汗,但不屬於止汗劑;桂枝湯能發汗,但也不屬於發汗劑,其發汗及止汗的功能是因為它能調和營衛,因此應該說桂枝湯應屬調和營衛之和劑。《傷寒論》387條: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當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湯小和之。此條中提出了用桂枝湯小「和」之,從此條文也可看出桂枝湯不應視為解表方,汗方。而是應為有調和作用的和解方,能和解營衛表裡。

由於桂枝湯有調和營衛的特殊功效,故後世一些醫家把桂枝湯稱為和方之祖. 王子接說:「桂枝湯,和方之祖,桂枝甘草辛甘化陽,助太陽融會肌氣;芍藥甘草酸甘化陰,啟少陰奠安營血。薑通神明,佐桂枝行陽,棗滋營氣,佐芍藥行陰,一表一裏,一陰一陽,故謂之和」。

柯韻伯說桂枝湯:「此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陰和陽,調和營衛,解脫發汗之總方也。凡頭痛發熱,惡風惡寒,其脈浮而弱,汗自出者,不拘何經,不論中風、傷寒、雜病,咸得用此發汗,若妄汗、妄下,而表不解者,仍當用此解肌。如所雲頭痛、發熱、惡寒、惡風、鼻鳴、乾嘔等病,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惟以脈弱自汗為主耳」。又說:「不知此湯治自汗、盜汗、虛瘧、虛痢,隨手而愈.固知仲景方可通治百病.」由此可知桂枝湯的功效是多方面的,既能解肌發表,又能滋陰和陽,調和營衛,還能調和氣血,調和陰陽,治療範圍廣泛。徐忠可說:「表證得之,解肌和營,內證得之,化氣調陰陽」。

劉渡舟老師指出:「張仲景先拋出桂枝湯,並非偶然之舉,而是用以說明治病的原則在於調和陰陽。」又說:「桂枝湯既治傷寒又治雜病,兼而有之,因此張仲景將桂枝湯列為第一張方子,無論什麼病,作為治療也不外乎『陰平陽密,精神乃治』,桂枝湯就有滋陰和陽,調和陰陽的作用,」金壽山先生亦說:「桂枝湯是《傷寒論》第一方,它有發汗作用,而實際它不是發汗劑,是和劑,和什麼呢?調和營衛是也」。

歷代醫家將桂枝湯視為和劑的理由主要在於桂枝湯能和解表裏、調和營衛,有滋陰和陽、協調氣血作用。

下面我們來看看桂枝湯的結構:
桂枝湯原在調和營衛,滋陰和陽,方中不僅有薑桂等陽藥,也有芍棗等陰藥,方中桂枝辛溫,振奮衛氣,溫通心陽,發汗解肌以祛在表之風邪;起著衛外而禦守的作用;芍藥酸寒,滋陰和營,斂陰止汗,以固在裏之營陰,起著藏精起亟的作用。兩藥合用,調和營衛,解表和裏;生薑味辛,佐桂枝以散表邪;大棗味甘,佐芍藥以和營。甘草一味可陰可陽,其甘緩之性,既可合桂枝、生薑辛甘以化陽,又可合芍藥大棗酸甘以化陰,能隨其不同之配伍而奏平調陰陽之功;全方有表有裏,有陰有陽,有散有收,共奏和解表裏、調和營衛、滋陰和陽、協調氣血的作用。

桂枝湯內可以說包含了兩個基礎方,即桂枝甘草湯與芍藥甘草湯。以桂枝甘草通陽為主的辛甘類藥物,和以芍藥甘草滋陰為主的酸甘類藥物,這兩種組合是使本方具有扶陽益陰作用的基礎。

《傷寒論》中桂枝與甘草合用的方劑共40首,占論中方劑的32%,可見仲景在扶陽時常以桂枝甘草湯為基本方,重在溫通心陽。而桂枝湯類方中「去芍藥類方」和「加桂類方」都有扶陽的作用。芍藥、甘草共用的方劑24首,占論中方劑的21%,芍藥、甘草常用於營血虧虛而致筋脈拘急,以及腹痛等證。而桂枝湯類方中「加芍藥類方」和「去桂類方」都具有滋陰的作用。

由於本方具有調和營衛,滋陰和陽的內在結構,故而形成了它功能的多向性,及能治多種外感內傷雜證之廣泛性。誠如《金匱要略心典》所說「桂枝湯外證得之能解肌去邪氣;內證得之能補虛調陰陽」。因此不少人將桂枝湯稱之為和劑。

所謂和劑,是指具有和解作用,通過和解,能使內臟功能協調,氣血陰陽平復,從而達到消除病邪的目的,這類的方劑,就是和解劑。桂枝湯不論是外感營衛不和或內傷雜病之營衛不和,皆能治之以平,而且能協調陰陽、氣血,具有雙向調節作用,當然可稱之為和劑。

現代藥理研究,桂枝、芍藥、甘草、大棗、生薑五藥合用,能旺盛血行,發汗解熱,增強體質。通過調和營衛、暢通血脈、調理脾胃、復健中氣等途徑,實現五個方面的雙向調節。

1.體溫調節:使營衛不和所致體溫偏低或偏高病態趨於正常。2.調節汗液:能發汗、止汗,發汗要啜熱粥、止汗則不喝。3.心陽虛的心律異常:脈數胸滿去芍藥。脈沈遲無力用桂枝甘草湯,或脈結代用炙甘草湯。4.心脾陽虛的血壓異常的調節:用黃耆建中湯或桂枝湯加龍牡,治療脈無力的高血壓。5.大腸功能失調的久痢,便秘可調節:桂枝加芍藥湯,理津液、減輕痙攣,能治療久痢。

此外還能調和氣血治痛證;調和營衛治療不仁。所謂「營氣虛則不仁,衛氣虛則不用,營衛俱虛則不仁不用」。不仁包括皮膚麻木不仁,麻木搔癢。如用桂枝湯加減加黃耆、當歸、防風,治療老年性皮膚搔癢證。用黃耆五物湯治療半身不遂,麻木不仁等。

再從仲景運用桂枝湯加減來看;有用桂枝湯;桂麻各半湯;桂二越婢一湯;桂二麻一湯;桂枝加葛根湯;桂枝加附子湯等解表的。有用桂枝加桂湯;桂枝加附子湯;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桂枝甘草湯、黃耆建中湯等溫陽的。也有用小建中湯;桂枝加芍藥湯,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湯、當歸建中湯偏於滋養營陰的。還有用桂枝加大黃湯表理雙解緩下的;以及用桂枝去芍加蜀漆龍牡救逆湯;桂枝甘草龍牡湯鎮澀的等等,可知桂枝湯加減變化之靈活,而可用於或陰或陽之證,更落實了桂枝湯陰陽雙向的調節性。

仲景治療疾病強調「陰陽和者必自癒」,「陰陽自和」為治療最終目標,調整陰陽平衡是仲景的重要治則,桂枝湯正合此法,因而突出了它的廣泛適應性。據以上分析,桂枝湯應可說是一首能和解表裏,調和營衛、氣血、陰陽的和解劑。

九、為什麼有人說桂枝湯是「補」劑?

答:關於桂枝湯的歸屬,有認為屬於「解表劑」者;有認為屬於「和劑」者,前面我們都已申述其意,也有主張屬於「補益劑」者,認為本方既非專擅解表,又非和解之劑,應列入補益劑中。這種說法,亦有其道理,這裡就來看看其理由為何?

凡讀過《傷寒論》者皆知桂枝湯外可調和營衛,解肌祛風;內能調和脾胃及氣血陰陽,其治療範圍甚為廣泛。但若未讀過《金匱要略》就不會知道桂枝湯甘溫和中,能治療因氣血陰陽失和所致的虛損病證。正如《醫宗金鑒》所說:「後世一見桂枝,即為傷寒發汗之劑。是但知仲景用桂枝湯治傷寒,而不知仲景用桂枝湯治虛勞也。若知桂枝湯治虛勞之義,則得仲景心法矣。」

柯韻伯曾說:「此方(桂枝湯)為仲景群方之冠,乃滋陰和陽、解肌發汗、調和營衛之第一方也……粗工妄謂桂枝湯專治中風…。不知此湯以治自汗、盜汗、虛瘧、虛痢,隨手而愈。」可知柯氏認為桂枝湯是可以治療「虛證」的,這就有著補的意味。

近代名醫張錫純在《醫學衷中參西錄》「桂枝加味代粥湯」中說:桂枝湯所主之證,皆因大氣虛衰。他提出用桂枝湯時,加黃芪大補氣虛,並加知母防風,不須啜熱粥即可達藥後遍體微汗之目的。張氏雖未明言桂枝湯為補益劑,但已意示桂枝湯證為虛證。

大塚敬節亦認為「桂枝湯非發汗劑,於體表肌能衰退時,有振興機能之效」,又說「桂枝湯係一種強壯劑」。

雖然名家認為桂枝湯屬於「補益劑」,但確定一個方劑的歸屬,還是得先分析方劑中每味藥物的作用,其次是藥物間的配伍作用,只有通過對《傷寒論》方中桂枝湯藥物組成及其作用了解,才能確定桂枝湯的歸屬。

桂枝湯是由桂、芍、草、薑、棗組成。先來看看桂枝湯中的君藥桂枝:《神農本草經》說:「牡桂,味辛溫。主上氣咳逆,結氣喉痹吐吸,利關節,補中益氣。久服通神,輕身不老。」這裡未說發汗,而說補中。《本經疏證》對桂枝的功用,總結有六,即所謂「和營、通陽、利水、下氣、行瘀、補中」。也是說補中,而未言發汗。從此二書之記載可知,桂枝湯中之君藥桂枝不是發汗藥,而是溫補藥。再來看看其他幾味藥,則皆系養血斂陰,柔肝健脾,緩攣急,除血痹之品,仍據《神農本草經》所載為主:芍藥,味苦平,主邪氣腹痛,除血痹,破堅積寒熱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氣。甘草,味甘平,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倍力,金瘡尰,解毒,久服輕身延年。薑:味辛溫,主胸滿、咳逆上氣,溫中止血,出汗,逐風濕,腸澼下痢,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氣,通神明。大棗:味甘平,主心腹邪氣。安中養脾……補少氣少津液,身中不足……久服輕身延年。據此來看亦皆能益氣溫中補氣。

如此之組方可以說是補益藥為主。其作用是: 益陰和營,溫通助陽。「益陰」是補益陰血,「助陽」是扶助衛陽及心陽,可見其補益的作用。而此中的桂枝配甘草即桂枝甘草湯,可通利血脈,平沖制悸;芍藥配甘草即芍藥甘草湯,能營陰,和氣血,調肝脾,為舒攣急只痛之名方;甘草配大棗則益氣和中,為《金匱》主治「臟躁」的甘麥大棗湯之主要組成部分。從以上對桂枝湯藥物組成及其配伍作用的分析可以看出:桂枝湯有補益作用係補中益氣而固表之方。是補益劑而不是和解劑。。

一般之所以認為桂枝湯為和劑,主要是它能調和營衛,因此有必要對桂枝湯治療虛損的機理,與營衛的關係結合起來認識。《素問·痹論》說:「營者,水穀之精氣也,和調於五臟,灑陳於六腑…衛者,水穀之悍氣也,其氣鏢悍滑疾,」營衛皆與水穀有關,係水穀之精氣或悍氣,如此水穀之氣就與脾胃有關。尤在涇曾說:「營衛生成於水穀,而水穀轉輸於脾胃,故中氣立則營衛流行而不失其和」。一旦脾胃之氣虛弱,運化無力則營衛之氣虛弱,則氣血陰陽隨之亦衰,自然要導致氣血陰陽不足之證。而桂枝湯方中之薑、棗、桂、草皆為飲食常用之品,能健脾開胃,促進食欲,可以說桂枝湯本即擅長調理脾胃。透過調理脾胃,而達到開啟化源,滋生營衛,補益氣血,調和陰陽之目的。

下面再從桂枝湯加減方在《傷寒論》及《金匱要略》中的應用來看看。

從《傷寒論》有關條文來看,也可證明桂枝是溫補藥,不是發汗藥,桂枝湯是溫補劑,不是發汗劑。

第21條說:「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此因發汗太過,汗多則陽氣外虛, 汗多則津液內耗,其結果是既傷陽,又傷陰。桂枝湯加附子,可救治過汗所致之陰陽兩虛證。在此也印證了桂枝湯不是發汗劑,否則仲景怎麼還會用它加附子來救治過汗欲脫之危證。附子配溫補劑,即可救治過汗傷陽證。本方證係因表未盡解,故用桂枝湯調和營衛,因表陽虛,故加附子溫經扶陽,陽復表固,則漏汗自止,陰液自復。

第64條說:「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桂枝甘草湯亦為桂枝湯之加減方,此方用桂枝四兩為君,炙甘草二兩為臣,桂枝辛溫,入心通陽;炙甘草甘溫,補中益氣。它用於治發汗過多而喜按的心悸證。「欲得按者」。此證屬虛無疑,病因為發汗過多,病機是心陽虛。若桂枝是發汗的,怎能再用之?復汗豈不更傷心陽?既然能用,就足見桂枝湯不是發汗劑。而為溫補心陽藥,

第121條說:「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氣從少腹上沖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壯,與桂枝加桂湯,更加桂二兩也。」此方是在桂枝湯原方基礎上再加重桂枝二兩組成,以救治素有內寒,復因燒針發汗,以致心陽受損陰寒之氣上衝而發為奔豚證。若桂枝是發汗劑,那麼服後豈不大汗淋漓;由此可知,桂枝湯並非解表發汗之劑,而是溫補心陽之方。

又第105條說:「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病程不長,又未經過誤治,就出現悸煩,「心虛則悸,血虛則煩」或謂「陽虛則悸,陰虛則煩」,表示這個人本就正氣不足,邪欲乘之入內也。這樣就必須內補脾胃氣血之虛,外調營衛治外感之表。要以小建中湯為治。建中者建立中氣也,小建中湯即桂枝湯倍白芍加飴糖而成,桂枝湯本即有溫補心脾之效,倍芍藥加飴糖,則由偏表方變成健脾建中之補益方。

此外《傷寒論》93條的:「救表,宜桂枝湯。」97條的:「欲救邪風者,宜桂枝湯。」其中的所謂「救」,也就有著救及補的意味。這些也再示人桂枝湯是為救虛而設。

再看看《金匱要略》。在《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篇》中竟有四張以桂枝湯為基礎方而加減的方劑來治療虛勞病。

這四張名方是:黃耆桂桂五物湯: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狀,黃芪桂枝五物湯主之。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陰頭寒,目眩髮落,脈極虛芤遲,為清穀亡血失精,脈得諸芤動微緊,男子失精,女子夢交,桂枝龍骨牡蠣湯主之。小建中湯:虛勞裏急,悸衂,腹中痛,夢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煩熱,咽乾口燥,小建中湯主之。黃耆建中湯:虛勞裏急,諸不足,黃芪建中湯主之。

仲景所謂的"虛勞病〞即虛損不足之病證。多為氣血陰陽虛衰,陰陽失調所致。前面提到桂枝湯本即擅長調理脾胃。透過調理脾胃,而達到開啟化源,滋生營衛,補益氣血,調和陰陽之目的,因此是善於治療虛損的病變的。四張名方都是以桂枝湯為基礎,加減變化而成。從而可見,仲景用桂枝湯治療虛勞,是取其溫補為用的。正如《金匱要略心典》所云:「桂枝湯外證得之,能解肌去邪氣,內證得之能補虛調陰陽」。

總之,人體的氣、血、陰、陽不足叫做虛,由此而產生的病證,叫做虛證。凡是以補益藥為主,具有補益作用,治療各種虛證的方劑,就統稱補益劑。綜上所述,桂枝湯助心陽脾陽、療虛勞調陰陽,皆從溫補入手。它應屬助陽滋陰的補益劑。

十、第25條: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與26條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兩條之「脈洪大」機理症狀有何不同?

答:25條「服桂枝湯」出現「大汗出」 可以說屬於誤治,也可以是藥物煎服不得法所致。我們知道《傷寒論》不僅立法處方結構精要嚴謹,其方中藥物之煎法、服法、禁忌等,也有一定之法則,條文中桂枝湯的煎服法說:「……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餘,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離,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後服,不必盡劑。」桂枝湯若依此服法,可使病人取遍身漐漐微似汗出而愈;若用不得法,或啜熱粥過量,或溫覆過厚過久,或汗出仍續服,有可能導致大汗出而病反不除,所以仲師殷殷告誡後人:「不可令如水流離」,可見桂枝湯若用之不當,也會導致大汗淋漓。絕不遜於麻黃湯之竣。

桂枝湯為治太陽中風之主方。太陽中風之汗一般為微似有汗,其脈象一般為浮緩之脈。「服桂枝湯」「大汗出」出現「脈洪大」似乎如白虎湯證。這是由於正氣未衰,仍能抗邪,陽氣盛於外與邪相爭,而一時出現洪大之脈。從「與桂枝湯,如前法」來看,應該原來之太陽病症如:頭痛、發熱、汗出、惡風等仍在,同時不見煩渴引飲之象。這是病仍在表,仍當用桂枝湯解表。在傷寒論中本屬太陽傷寒證,經過汗下之後,表邪仍不解,或雖經汗解,但又復感風寒病在表者,均可以用桂枝湯再行解表,此條之意亦類同。

26條中之「脈洪大」,乃服湯大汗出後發生之變證,「大煩渴不解」是本條主證,由於發汗太過,津液受損,邪氣內傳陽明.表證已無,而見大煩渴不解,此為陽明裡熱燻灼所致,「大煩渴不解」是說渴甚而飲水仍不解,表明津傷甚重,「脈洪大」反映了裡熱蒸騰之象,除用白虎湯清熱外,還加入益氣生津的人參,故以白虎加人參湯主治之。從此可見,二條文中之「脈洪大」病機有別,前條病在太陽,此條病在陽明,因此治法及方藥也就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