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總111)、針灸取穴何時取同側,何時取對側較佳?
/答:這個可從幾點來看:
(一)治療痛證:一般而言治療痛證以針對側為佳,由於神經是交叉的,如此療效較高,所謂:交經繆刺,左有病右畔曲(標幽賦),
(二)治療功能性病:可刺對側,也可針同側,但有時同側療效較高。例如:五十肩刺對側穴為有效,刺同側有時效果更佳,但帶有疼痛者,仍宜對側為佳。或兩側皆刺亦可。耳鳴針風市甚效,據經驗同側之風市效較高。又如顏面神經麻痺,向右歪表示左邊麻痺,應針左邊,仍然是同側。
(三)刺血:由於血管是直流的,因此刺血一般刺同側,雖然有些穴位如刺井穴之繆刺刺對側,但亦含有以痛治病之意味,血管及神經之治療作用皆應考慮在內。
(四) 補瀉:某些針刺補瀉則以刺同側較宜。
(五)艾灸:一般艾灸以局部及同側之穴位為多。
這些只是一般用法,由於疾病有陰陽移易,因此臨床仍須靈活變化。
今年 2020 為 董公景昌博士逝世45週年,為紀念 董公傳授絕學之用心,讓董氏針灸更加發揚,特舉董景昌逝世四十五週年紀念學術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