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總120)、怎樣正確認識「是動病」、「所生病」的含義?

答:這個可從幾點來認識:

(一)從證候分析

「是動病」及「所生病」都與本經、本臟腑生理功能失調有關,不論外因,內因,均能導致本經,本臟腑生理功能失調而發病。

    「是動病」表現的多為外邪侵襲,經脈功能發生異常所產生的疾病,一般而言,病位淺, 多在表,在氣分,在經絡,多是急性病,正氣一般不虛,多為實證,唯足少陰腎經病但見虛證,而無實證。

     「所生病」表現的多是內因發病,病在臟腑,即是本經脈所屬臟腑功能失調發生的疾病,一般而言,病位偏裡。病機可虛可實,正氣可盛可衰,病情或急或為慢性。某些陽經的所生病為虛中挾實或外邪入裏化熱,亦能損及正氣。

(二)從針灸著述作比較思考

    據早於《黃帝內經》的馬王堆漢墓帛書中之《陰陽十一脈灸經》來看: 《靈樞·經脈》篇係從《陰陽十一脈灸經》的基礎上發展而來。《陰陽十一脈灸經》所載十一條經脈均有「是動則病」與「是××脉(脈)主治其所產病」的字句。《靈樞·經脈》篇的「是動」變化不大,保持了《陰陽十一脈灸經》原有字樣,許多經脈中的文字幾乎與《陰陽十一脈灸經》雷同,但是對「所生病」則進行了較大的加工,將「主治」二字省寫為「主」一字;將「產」字改為意義類同之「生」字,略去本經脈之名而成「是主×所生病」,並大量補充了「所生病」的內容,對於「所生病」已經認識到陰陽相損的病機,陰經的病變可導致五臟功能的障礙,陽經的病變可導致氣、血、津、液、筋、骨等有形物質的損害。見證了古人對經絡辨證認識的發展進步及深化躍進過程。可以看出「是動」與「所生病」並不是症狀的分類,而是包括了病候(「是動」)與主治(「是主×所生病」),因此可以說《靈樞·經脈》是「是動則病」為本經脈之經氣變動失常而病;「是主×所生病」為本經脈所主治之病。 

(三)從《靈樞·經脈》經文文法結構探討

1.分析古代語言特點:

    所謂「動」字, 是指「變」也,「變」與「常」相對,變是指特殊病理變化。「主」者是指一般病理變化,「是動則病」即這一經發生變動而出現的病症為主,臟腑發生變動而出現的病證為副為次(其他經脈或臟腑病亦為次為副)。

主與次與副相對,分析主則必與次與副對比,所謂「主」字的本義是闡述本經臟腑病病症為主,除本義外,應寓有「客」的對比,亦可包涵經脈病證,也就是以本經為主,但也可涉及其他經脈臟腑的病證。因此「是主所生病」是以臟腑發生病變而出現的病證為主,經脈發生病變而出現的病證或其他經脈或臟腑為副為次。

2.分析文句結構 
   《靈樞·經脈》原文敘述每經證候大致分為四段,其文字層次分明,前後呼應:第一段,是經脈循行路線;第二段,即「是動則病……」第三段,即「是主某所生病者……」第四段,是針刺時的治則,即「為此諸病,盛者瀉之,虛者補之,熱者…」《難經》將第二句「是動則病」寫成「是動病」,將下句「是主×所生病者」截去了主語。簡化為「所生」,依理「是動」應與「是主」構詞類同,才能相提並論,去頭斷尾只截取「所生」二字,這樣割裂文字、易致曲解原意。或許這就是歷代注家產生誤解的原因之一。

兩個「是」在這裏是代詞,為本句的主語,就是「此」的意思,指的是這一經脈,也就是第一段所提的經脈。「是動」之「動」字即變動,也可說是異常,是指變動失常而言,是說這一經脈運行發生變動而失其常態。因此「是動則病……」就是說本經脈及其所屬臟腑功能發生病理變動時,就會出現……等病證;「是主……所生病者」的「主」字是主要字眼,略過「主〃字,卻在「生」字上發功夫,未免輕重倒置。「主」有主要、主治之義,這裡應指主治,是指主治的疾病範圍而言,《內經》中許多地方提到「治主病者」,其本意即指治療疾病應取用主治的經脈,可以作為理解本句的參考。「是主……所生病者」就是說本經脈上的穴位能夠主治……方面所發生的病變,如……等病證。這樣比較切合古文句法,也能解釋一些症狀上的虛實互見、寒熱並存現象。這也是目前較多學者贊成的觀點。 

(四)結論:從證候分析;從針灸著述作比較思考;從《靈樞·經脈》經文文法結構探討,並結合證候及臨床實際來理解:「是動病」表現的多為外邪侵襲,經脈功能發生異常所產生的疾病,一般而言,病位淺, 多在表,在經絡,多是急性病,正氣一般不虛,多為實證,唯足少陰腎經病但見虛證。 「所生病」表現的多是內因發病,為本經脈所屬臟腑功能失調發生的疾病,一般而言,病位偏裡。病機可虛可實,正氣可盛可衰,病情或急或緩。某些陽經的所生病為虛中挾實或外邪入裏化熱,亦能損及正氣。

又「是動則病…」是指本經脈及其所屬臟腑功能發生病理變動時,就會出現……等病證:是代表本經脈及所屬臟腑發生疾病後出現的証候群,這是從發病的角度來談,帶有症候群的性質。「是主某所生病者」是指「本經脈上的穴位能夠主治……方面所發生的病變,如……等病證。」這是從治療的角度來談,則不一定有症候群的性質。 

「是動則病…」與「是主某所生病者」前後兩段文字兩者之間互相聯繫、相互補充,所說的症候和主病就有其一致性。總稱作十二經脈病侯。十二經脈病侯是中醫最早的症狀學,共記述了200多種病證。為後世醫者指出疾病所在、疾病性質的診斷依據和臨床治療範圍,為針灸辯證論治開創了先河,是學習及臨床應用針灸治療的基礎。

    《靈樞‧經脈篇》在「是動則病…」與「是主某所生病者」中也詳細敘述了經脈病機陰陽相損的具體內容,十二經脈中通五臟者為陰經,通六腑者為陽經,各組織功能為陽;氣、血、津、液、筋、骨為陰,由於陰陽相損的病機,陰經的病變可導致五臟功能的障礙,陽經的病變可導致氣、血、津、液、筋、骨等有形物質的損害。這些我們在前面的幾次答問中已經詳細答覆過,可自行參考(其他詳見楊維傑之《談內經十二經證候之啟示與應用》。

十(總119)問:什麼是「是動病」、「所生病」?有哪些不同的解釋?其含義為何?

答:「是動病」和「所生病」,是《靈樞‧經脈篇》在論述十二經脈病候時提到的兩個名詞。自《難經·二十二難〉首先提出解說以來,後世不少注家據此從各種角度作了不少不同的解釋,觀點頗不一致。

綜觀歷代注家對「是動病、所生病」的解釋,雖然不少,但主要有下列幾種:

1.氣血先後說:《難經‧二十二難》說:「是動者,氣也;所生病者,血也。邪在氣,氣為是動;邪在血,血為所生病。」並指出"氣先病"、"血後病"。這是對「是動、所生病」的最早解釋。明‧張景岳〈類經》提出質疑說: 「觀此以動為氣,所生為血,氣病為先.血病為後,若乎近理,然細察本篇之義,凡在五臟,則各言臟所生病,凡在六腑,則或言氣,或言血,或脈或筋,或骨或津液,其所生病本各有所主,非以氣血二字統言十二經也。難經》之言似非經旨。」

《難經》雖為解釋《內經》而作,但在此所提的氣血先後說,卻與《內經》原意不相合。查《靈樞‧經脈》原文明確提出三焦手少陽之脈「是主氣生病者」,胃足陽明之脈「是主血所生病者」,分明氣血都屬於「所生病」,並不包括「是動」在內;又如肺經「所生病」中有「咳、上氣、喘渴」等症,似難以歸於血分病。而肺經、大腸經、胃經的所生病後還有『「氣」盛』、『「氣」虛』的記述,就更不能歸於血分病。此外,腎經「是動病」中有「咳唾則有血」,似為血分而非氣分病;可見用氣血先後來區分各經中的"是動、所生病"是不切合原意的。

2.本經他經說:清‧徐靈胎《難經經釋》說:「是動諸病,乃本經之病;所生之病,則以類推而旁及他經者。」然試觀《靈樞》原文,脾經的「是動」病中有胃脘痛」;腎經的「是動」病中有「飢不欲食」,都並非「本經之病」。怎能以「是動諸病乃本經之病」而論知呢?可見以本經、他經來劃分也難以成立。

3.經脈臟腑說:岡本一抱《十四經發揮和語鈔》提出「是動」為經絡病,「所生病」為臟腑病。近代陳璧琉、鄭卓人亦持此說。廖季平《診絡篇補證》又有「是動」為絡病;「所生病」為經病之說,這些都與經文內容不合。如胃經「是動」中有「欲上高而歌,棄衣而走」,腎經「是動」中有「善恐,心惕惕如人將捕之」等,並非經脈病;至於「所生病」中,各陰經中有主「臟」所生病的記載,各陽經則未有主「腑」病的記載,相反的明顯的詳於外經病,因此將「是動病」說成「絡病」,「所生病」說成「經病」混淆了經脈、絡脈的內容,也與原意不合。

九(總118)、治療前頭痛,為什麼公孫、陰陵泉、中脘皆特效?

答:三穴單獨應用治療前頭痛,皆有特效,理由如下:

1公孫:公孫穴爲脾經絡穴,脾胃表裏,故爲治療胃病之要穴。個人最常用本穴治療眉骨,鼻骨及前頭痛等症,皆有特效,止痛極速,這是因爲面部及前頭屬於陽明,刺一絡可治兩經病,所以針公孫有效。「公孫」亦爲八法交會穴之一。通於衝脈,「衝為血海」,對於血管性頭痛亦有效。本人應用此穴治療數十例多年之前頭痛,往往針二、三次即痊癒。余以公孫穴治療前額部頭痛,已有近四十年之經驗,在個人一九七五年出版之《針灸經緯》中即有記載。 
2陰陵泉:陰陵泉為脾經之合穴,透過脾胃經表裏及“合治內腑”的原則,治療前頭痛及眉骨,鼻骨痛,效果極佳。又,本穴在小腿全息分佈的最上點,全息與頭面對應,也是治療頭痛有效原因。本人應用此穴治療數十例多年之前頭痛,往往針二、三次即痊癒。余以陰陵泉穴治療前額部頭痛,已有近四十年之經驗,在個人一九七五年出版之《針灸經緯》中即有記載。 
3中脘:本穴係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足陽明胃經和任脈之會穴,八會穴中之腑會,亦為胃之募穴,是治療脾胃疾患最常用的有效穴道之一,前額系足陽明經循行之部位 , 前額部頭痛習稱陽明頭痛,多由脾胃病所致。前頭痛多兼痰飲,痛時兼昏旋,二目難睜,甚或欲嘔,針中脘能健胃祛痰,因此治療前頭痛甚效。又中脘為胃之募穴為陽明胃腑經氣聚注所在 , 且陽明經為多氣多血之脈 , 善於調理氣血,對於氣血不足及不調之前額頭痛尤有卓效。又中脘穴善降上逆之濁氣 , 腑氣通順, 頭痛遂除。本人應用此穴治療數十例多年之前頭痛,往往針二、三次即痊癒。余以中脘穴治療前額部頭痛,已有近四十年之經驗,在個人一九七五年出版之《針灸經緯》中即有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