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總64)、五輸穴為何陽經井穴從金穴起,陰經井穴從木起?
/答:五輸穴的五行屬性,陰經與陽經的配合次序是不同的,其和臨床應用的關係很大,必須熟記,《難經六十六難》說:「陰井木,陽井金,陰滎火,陽滎水,陰俞土,陽俞木,陰經金,陽經火,陰合水,陽合土」,就是說陰經井木,依次為滎火、俞土、經金、合水;陽經井金,依次為滎水、俞木、經火、合土。
為甚麼五輸穴陰經井穴起於木,陽經井穴起於金,有關的文章雖然很多,但似乎都抓不到核心。據我個人研究認為:此乃是從五行之氣與質而決定的。木火清揚上升屬陽,金水沉重而降屬陰,決定了經絡的上下走向,也決定了陰經陽經五輸穴的五行屬性配置。
首先從臟腑所在部位來理解,膈以上為陽,肺心兩臟皆在膈上,其經絡亦走上,循行於手,與其表裡之大腸小腸亦隨之走手;脾肝腎皆位於膈下,其經絡亦走下,循行於足,與其表裡之胃膽膀胱亦隨之走足。其次從十二經脈的流注來看,根據臟腑經脈十二時辰流注的順序。始於寅時,終於丑時,每時配合一經,即肺經為寅時,大腸經為卯時,胃為辰時,脾經為巳時,心經為午時,小腸經為未時,膀胱經為申時,腎經為酉時,心包經為戌時,三焦經為亥時,膽經為子時,肝經為丑時。各經當其時為氣血盛,過其時為氣血衰。
將十二經脈的流注時辰置於十二干支盤中,可以看到地支有著這樣一種關係: 寅午戌三合火;亥卯未三合木;巳酉丑三合金;申子辰三合水。則肺(寅)、心(午)、心包(戌) 手上三條陰經三合火;三焦(亥)、大腸(卯)、小腸(未)手上三條陽經三合木。由於木火清揚上升屬陽,所以其經絡走上部走手。脾(巳)、腎(酉)、肝(丑)足部三條陰經三合金;膀胱(申)、膽(子)、胃(辰)足部三條陽經三合水(見下圖)。由於金水沉重而降屬陰;所以其經絡走下部走足。
手足三陰三陽在中醫經絡循環交濟之基本體現即為陰升陽降,這是本於易理之坤卦為地屬陰在下,乾掛為天屬陽在上,地氣上升天氣下降乃成地天交泰之象,天地大宇宙,人體小宇宙,陰升陽降象徵著地天交泰上下交濟的天人合一觀。試以雙腿站立雙手上舉,則可見足三陰從足至胸,手三陰從胸走手,呈現上升之勢;手三陽從手走頭,足三陽從頭走足:呈現下降之勢。這就充分體現了陰升陽降的精神。由於木火清揚上升,所以上升之陰經五輸穴亦必從上升清揚的木火起;金水重濁沉降,所以下降之陽經五輸穴亦必從沉重而降的金水起。
又,陰主血,陽主氣,心肝(木火)主血,金水(肺腎)主氣,陰經從木火起井滎,陽經從金水起井滎,亦與生理合。
這樣的配置,陰經陽經的穴位不同而且相剋,據《難經六十四難》解釋意義大致是:陰與陽相對,剛與柔相
對,陽剛陰柔,金剛木柔,剛柔相濟,陰井乙木,陽井庚金。乙庚相合,陰陽相濟而不相犯,構成所謂「夫妻」關係。相剋而又相合,其餘四行,甲己合、丙辛合、丁壬合、戊癸合,依此類推。這樣的配置,陰陽本身是自生,但彼此之間則相剋,雖為相剋,但又係相合,實際則剋中有生,這其中含有控制論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