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維傑醫師為北京中醫藥大學傷寒論博士,係當代傷寒論泰斗劉渡舟醫師之博士生。楊醫師1976年6月即編著《傷寒論表解》及《金匱要略表解》,1977年8月增補改為《傷寒論精解》及《金匱要略精解》(2000年8月八版 全新修訂,已超過十版)。並編有其它傷寒論及金匱要略書籍多本,先後發表《傷寒論》及《金匱要略》相關文章數十篇,近百萬字。楊醫師教學《傷寒論》及《金匱要略》經驗豐富,超過三十五年,1980年經 (陳立夫中醫葯基金會)選派代表台灣出國教授《傷寒論》及《金匱要略》,近年在多所大學博士班教授《傷寒論》及《金匱要略》。亦經常應邀在中醫師公會講授有關課程。(詳見本篇後附之『楊維傑有關《傷寒論及金匱要略》著述教學經歷』)
上課內容:以傷寒論最常用及常用方劑為主,遍及其它方劑,以楊維傑編寫之《經方解析》、《經方應用》(以上僅作內部教材未出版)為主要教材。從主證、病機、經絡、取象…等分析應用方劑,每方並附講實際醫案。務期學完即能實用於門診,如同楊維傑教授之奇穴及五輸穴一樣,可立刻活用於臨床。
教材:楊維傑醫師編著之《經方解析》、《經方應用》為主(以上皆為楊維傑親自編寫之著作,僅作內部教材未出版)。另有先修教材: 《傷寒論導讀》、《傷寒方記憶要訣》將於開課前一個月寄出,先自修預習,對傷寒論有一基本了解,以便教授更多內容。(有E-mail者用E-mail發出)。
詳細內容:
- 中英文雙語上課。
- 課程可能會稍加修改或變動。
- 三天給予加州及全美教育學分24學分。
- 限參加過全修講座同學參加。
- 學費定價$XXX元,即日起登記。
- 餘額上課現場繳清。
- 登記辦法:請將您的聯絡資料填入PDF表格 傳真、寄至、或Email
傳真: 626-581-1688
寄至: CHINESE MEDICAL CENTER |19161 Colima Road |Rowland Hts, CA 91748。
* 請將登記費支票 USD$100 寄至 Chinese Medical Center
(受款人:Dr. Wei-Chieh Young) - 若已繳登記費,不上課者登記費不退。
上課地點:
講座位於楊維傑診所(Chinese Medical Center)附近之BEST WESTERN EXECUTIVE INN(在60號高速公路旁,距離ONTARIO機場(ONT)僅二十五分鐘)舉行。參加講座者住房訂房八五折優待。
旅館地址:
18880E.GALE AVENUE ROWLAND HEIGHTS, CA91748
TEL:(626)810-1818
(願意與他人共住一房節省旅費者,請與我們連絡,以便代覓室友)
(若有問題請傳真至626-581-1688、電話至626-581-1755、或Email Mandy 至alice4cmcyoung@gmail.com。 )
楊維傑有關《傷寒論及金匱要略》著述教學經歷
一、學習資歷
- 七○年代隨經方大師姜佐景醫師學習(著有《經方實驗錄》等書)
- 九○年代隨經方泰斗劉渡舟大師學習,為劉渡舟大師博士門生(北京中醫藥大學)。
二、 教學經歷
- 1980年經 (陳立夫中醫葯基金會)選派代表台灣赴新加坡教授《傷寒論》及《金匱要略》
- 1976年至1986年數度在台灣政大及北醫中醫社講授《傷寒論》
- 1982- 1984在台灣「中醫文摘」雜誌社開辦中醫師初級及高級經方臨床講座各多期
- 1999年春天在臺北「中華中醫學說學理學會」開辦中醫師經方臨床講座半年
- 2003年8-12月在加州「美國中醫文化中心」講授經方臨床應用十週
- 2004年2月在休士頓「華美中醫學院 」講授傷寒論常用方應用
- 2004年9月在南加州中醫師公會年度大會主講經方應用要則與方法
- 2006年1月在Emperor大學博士班主講常用傷寒論要方
- 2009年10月11月在加州中醫大學博士班主講傷寒論(2010年繼續主講傷寒論及金匱要略)
三、相關著作
- 1976年6月編著《傷寒論表解》及《金匱要略表解》,1977年8月增補改為《傷寒論精解》及《金匱要略精解》(2000年8月八版 全新修訂,已超過十版)
- 1989年主編《傷寒論‧金匱要略醫論醫話精選》(樂群文化公司出版,1262頁,近百萬字)
- 1998年主編著傷寒論泰斗《劉渡舟醫學全集》(啟業出版社)※1999年擔任《99仲景學術論壇》副總主編
- 1999年擔任《傷寒金匱大系》台灣版(富群文化公司出版)總主編及大陸版(中國醫藥出版社)副總主編(總共十本)
- 2000年以中華中醫學理學會理事長領銜主辦國際仲景學術研究會並榮任專刊名譽主編
四、文章
自1976年至2008年先後在台灣及大陸學術刊物發表《傷寒論》及《金匱要略》有關文章數十篇, 達五十萬字以上。
今年 2020 為 董公景昌博士逝世45週年,為紀念 董公傳授絕學之用心,讓董氏針灸更加發揚,特舉董景昌逝世四十五週年紀念學術大會。